奇正教育

分享真快乐小班教案

jiayaozb.com500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 让幼儿理解分享的概念,知道分享是将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一起享用。
    • 明白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2. 情感目标
    • 培养幼儿乐于分享的意识和积极的情感态度,感受分享带来的愉悦。
    •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他人分享。
  3. 技能目标
    •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讲述分享的过程和感受。
    • 锻炼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会与同伴友好地分享物品。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帮助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树立分享意识。
      • 通过实际活动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
    2. 教学难点
      • 引导幼儿克服自我中心意识,主动与他人分享。
      • 如何在不同情境中鼓励幼儿持续保持分享行为。

      教学方法

      1. 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故事等直观形象的材料,帮助幼儿理解分享的概念。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分享的快乐,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中的分享情境,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激发幼儿的分享行为。

      教学准备

      1. 物质准备
        • 若干个玩具(如拼图、积木、玩偶等)、水果(如苹果、香蕉、橘子等)。
        • 与分享相关的绘本,如《大卫,不可以》《好朋友》等。
        • 制作分享行为的图片或视频,用于课堂展示。
        • 小贴纸、小奖品若干。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与同伴一起玩耍的经验。
      3.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5分钟)

        1. 播放一段幼儿在幼儿园一起玩耍的视频,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视频里的小伙伴们在做什么呀?他们开心吗?”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2.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耍很开心,有时候把自己的玩具、好吃的和小伙伴一起分享,会让大家更快乐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分享的本领。”

        (二)展开部分(25分钟)

        1. 故事讲述
          • 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故事讲述了大卫总是一个人独占玩具,不懂得和别人分享,结果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后来大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和小伙伴们分享玩具,大家又都愿意和他一起玩了。
          • 讲完故事后,提问幼儿:“大卫一开始为什么没有朋友呀?后来他是怎么做的呢?”引导幼儿思考分享的重要性。
          • 教师总结:“大卫因为不懂得分享,大家都不喜欢他,后来他学会了分享,小朋友们又都愿意和他一起玩了,所以分享能让我们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大家一起玩更快乐。”
        2. 图片观察
          • 教师展示一些分享行为的图片,如两个小朋友一起分享一块蛋糕、互相交换玩具等。
          •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提问:“图片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的表情看起来怎么样?”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 教师总结:“这些小朋友在分享好吃的和玩具,他们都很开心,因为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3. 游戏活动:分享玩具
          •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套玩具(如拼图、积木等)。
          • 教师向幼儿说明游戏规则:“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分享玩具的游戏,每个小组的玩具大家一起玩,看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合作得最好,能一起把玩具拼得又快又好,在玩的过程中,要学会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哦。”
          •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观察,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分享玩具,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 游戏结束后,邀请每组幼儿代表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如“我和小朋友一起拼积木,他帮了我好多忙,我们一起完成了拼图,好开心”。
          • 教师对幼儿的分享进行肯定和鼓励,并总结:“在游戏中,我们和小伙伴一起分享玩具,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任务,大家都很快乐,这就是分享的魔力哦。”
        4. 情景模拟:分享水果
          • 教师创设一个情景:“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好吃的水果,要分给小朋友们,但是水果的数量有限,可能不够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 请幼儿思考并回答,引导幼儿说出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水果。
          • 教师将准备好的水果分给幼儿,让幼儿尝试互相分享水果,如“你愿意把你的苹果分给旁边的小朋友一些吗?”观察幼儿的分享行为,并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 分享结束后,提问幼儿:“你把水果分给别人后,心情怎么样?”让幼儿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三)巩固部分(15分钟)

          1. 儿歌学习
            • 教师教幼儿学唱儿歌《分享真快乐》:你一颗,我一颗,大家一起分果果。你高兴,我快乐,分享真呀真快乐。
            • 带领幼儿逐句学唱儿歌,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为儿歌伴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 鼓励幼儿一边唱儿歌一边做动作,如模仿分果果的动作等,加深对儿歌的理解和记忆。
          2. 角色扮演
            • 创设不同的分享情境,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带来了新玩具、在公园里一起分享零食等,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 每个小组的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玩具的主人、想要分享玩具的小朋友等,模仿真实的分享场景进行对话和互动。
            • 表演结束后,邀请其他小组的幼儿进行评价,说说哪个小组表演得最像,分享行为做得最好,教师对幼儿的表演和分享行为进行总结和评价,强化幼儿的分享意识。

            (四)结束部分(5分钟)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分享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引导幼儿再次说出分享的意义和快乐。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食物等,做一个乐于分享的好孩子。
            3.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小贴纸,奖励他们在本节课中的积极表现,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分享的好习惯。

            教学延伸

            1. 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让幼儿制作礼物送给好朋友,体验分享的快乐。
            2.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及时表扬幼儿的分享行为,强化幼儿的分享意识,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分享习惯。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分享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初步树立了分享意识,并在游戏和实践活动中体验到了分享带来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讲述、图片观察、游戏活动等,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幼儿在分享时还存在自我中心意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和生活中进一步引导和强化🤗,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分享行为,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幼儿养成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标签: #分享真快乐小班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