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如火灾、溺水、电危险等,提高幼儿对安全问题的认知水平。
- 技能目标通过观看视频、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正确的自我保护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安全规则,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培养幼儿对自身安全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帮助幼儿认识各种安全隐患,掌握相应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
- 教学难点让幼儿将所学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方法
- 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安全教育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安全知识。
- 情景教学法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幼儿在模拟情景中体验和学习安全技能。
- 游戏教学法组织安全主题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的安全知识。
教学准备
- 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认知。
- 物质准备相关的安全教育视频、图片、道具(如玩具电话、灭火器模型、游泳圈等)、安全知识卡片、小奖品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3 分钟)
- 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带领幼儿做简单的律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怎样才能保护自己,让自己不受到伤害吗?”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安全小卫士。
(二)认识安全隐患(10 分钟)
- 火灾隐患播放火灾发生的视频片段,引导幼儿观察视频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怎么了?发生火灾会怎么样?”展示火灾现场的图片,讲解火灾产生的原因,如玩火、电器短路等,让幼儿了解火灾的危害。
- 溺水危险播放一段小朋友在河边玩耍差点溺水的动画视频,提问:“小朋友们,这个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样做危险吗?为什么?”展示溺水事故的图片,向幼儿介绍溺水的原因和严重后果,强调不能独自靠近河边、池塘等危险水域。
- 电的危险拿出一个插座模型,向幼儿介绍电的作用,同时提醒幼儿电很危险,不能用手触摸插座、电线等。播放触电事故的视频,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触电的可怕,教育幼儿远离电源插座,不随意摆弄电器。
(三)学习自我保护技能(15 分钟)
- 火灾逃生教师讲解火灾发生时的正确逃生方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态逃离现场,迅速拨打火警电话 119。组织幼儿进行火灾逃生模拟演练,教师在一旁指导,确保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姿势和方法。
- 防溺水技能告诉幼儿如果看到有人溺水,不能自己下水救人,要立即大声呼救,寻找大人帮忙。展示正确的溺水救援方法图片,如使用救生圈、竹竿等工具将溺水者拉上岸,让幼儿了解如何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救助他人。
- 安全用电向幼儿强调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不能在插座上插太多电器,发现电器冒烟、着火等情况要及时告诉大人。请幼儿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用电安全,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四)游戏环节:安全知识大闯关(15 分钟)
-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作为“安全小卫士”。
- 教师出示安全知识卡片,上面写有各种安全问题,如“发现有人触电应该怎么做?”“火灾发生时要不要乘坐电梯?”等。
- 每组的“安全小卫士”抢答问题,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不扣分,其他小组的幼儿可以进行补充和纠正。
- 游戏结束后,统计各小组的得分,为得分最高的小组颁发小奖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学习安全知识。
(五)总结与延伸(7 分钟)
-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所学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 布置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张安全提示卡,贴在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如插座旁、浴室等。
- 在班级设置“安全小明星”评选栏,每周评选出遵守安全规则、自我保护能力强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安全教育活动,幼儿对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参与度较高,但在游戏环节中,部分幼儿抢答过于积极,导致秩序有些混乱,今后需要加强对课堂秩序的管理,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园共育,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
希望这份教案能帮助到您,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
标签: #安全小卫士教案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