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jiayaozb.com38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和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典礼、委员、协商、外宾”等。
    • 准确复述开国大典的过程,了解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场面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
    • 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人民为新中国成立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深入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
      • 学习作者描写场面的方法,如点面结合、按顺序叙述等,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2. 教学难点
      • 体会文中蕴含的深厚情感,理解新中国成立对中国人民的重大意义,引++感共鸣。
      • 引导学生掌握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技巧,并能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重点知识,如生字词、历史背景、写作手法等,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2. 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地展示开国大典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1. 播放一段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那庄严、隆重的历史时刻。
      2. 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场景?你们对开国大典有哪些了解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开国大典的知识)
      3. 导入课题: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开国大典》,去深入了解那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如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结合生活实际等。
        • “瞻仰”一词,可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补充讲解:“瞻仰”就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看,文中指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看毛主席的画像。
      3.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
      4.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写的,依次写了大典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典礼的主体部分(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式的盛况、群众++的情景。
      5.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 分钟)

        1. 学习“大典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部分(第 1 - 4 自然段)
          • 学生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思考:从这部分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会场上怎样的气氛?
          •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抓住“人山人海”“四面八方”“红旗翻动”等词语,体会会场上热烈、庄严的气氛。
          • 提问:作者为什么要描写会场上的这些情景呢?(让学生明白这是为了衬托开国大典的隆重和庄严)
        2. 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第 5 - 10 自然段)
          • 指名朗读“宣布新中国成立”这一部分,思考: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句话有什么重大意义?
          •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这句话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标志着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 学习“升国旗”部分
            • 播放升国旗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升国旗的庄严场面。
            • 朗读描写升国旗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如“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里的“站起来”一语双关,既指国旗升起来,又象征着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获得了自由和尊严。
            •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庄严、自豪的语气。
          • 学习“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部分
            • 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思考:公告中宣布了哪些重要内容?
            • 指名回答,教师梳理公告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重要举措和发展方向。
            • 引导学生体会公告内容的权威性和重要性,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 学习“阅兵式的盛况”部分(第 11 - 13 自然段)
            • 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阅兵式的?
            •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课文从受阅部队的出场顺序、兵种、装备等方面描写了阅兵式的盛况。
            • 出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阅兵式的威武雄壮,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人民+++的强大实力,为祖国的强大而感到骄傲。
            •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描写场面的方法,如点面结合,先整体描写受阅部队经过主席台时的整齐威武的场面(面),然后分别描写海军、步兵、炮兵等兵种的行进情况(点),这样点面结合,全面而具体地展现了阅兵式的壮观。
          • 学习“群众++的情景”部分(第 14 - 15 自然段)
            • 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思考:群众++的场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句话,体会新中国成立给人民带来的光明和希望,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新中国的成立,让人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喜悦、激动的心情。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0 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开国大典的主要过程和重大意义。
            2. 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民族自豪感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表达。

            3. 教师总结:开国大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4. 再次播放开国大典的完整视频,让学生在庄严、激昂的氛围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五)布置作业(5 分钟)

            1. 背诵课文第 7 - 10 自然段。
            2. 仿照课文中描写场面的方法,写一篇关于学校运动会或文艺演出的短文,字数不少于 400 字。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开国大典这一历史事件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同时也学习了作者描写场面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了开国大典的场景,增强了教学效果,但在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方面,还可以更加深入,让学生更好地产生情感共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情感体验。

            标签: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