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红旗颂片段音乐教案

jiayaozb.com57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聆听《红旗颂》片段,感受音乐中磅礴的气势和丰富的情感,熟悉其旋律特点。
  • 了解进行曲风格的节奏特点,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 能够准确哼唱《红旗颂》片段的主旋律,提升音准和节奏感。
  1.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聆听、哼唱、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旋律、节奏、和声等)来理解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让学生在音乐中汲取力量。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感受《红旗颂》片段的音乐魅力,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 掌握进行曲风格的节奏特点,熟悉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
  • 能够准确哼唱片段的主旋律,感受旋律的起伏变化。
  1.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的角度深入理解作品,体会音乐与情感、历史的紧密联系。
  • 让学生在哼唱中准确表现出旋律的力度、速度变化,展现出音乐的层次感。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音乐知识、作品背景等,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2. 欣赏法:通过聆听《红旗颂》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3. 演示法:教师示范哼唱主旋律,展示正确的发声方法和节奏把握,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学习参照。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手法等,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哼唱、节奏练习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播放一段激昂的阅兵仪式视频片段,画面中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队伍步伐整齐、气势恢宏。

  • 提问:同学们,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们心中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自豪等情感)
  •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红旗颂》,告诉学生这是一首为庆祝新中国成立而创作的经典音乐作品,它用激昂的旋律歌颂了伟大的祖国。🎶

(二)作品介绍(5分钟)

介绍《红旗颂》的创作背景

  • 《红旗颂》由吕其明创作于1965年,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全国人民满怀豪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吕其明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创作了这部作品,它以红旗为主题,通过音乐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壮丽画卷,表达了对新中国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

介绍作曲家吕其明

  • 吕其明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他曾为多部电影、电视剧创作音乐,如《铁道游击队》《红日》等,他的音乐作品深受广大听众喜爱,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初听《红旗颂》片段(5分钟)

播放《红旗颂》片段的音频,让学生安静聆听,同时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音乐的整体情绪、速度和力度。

  • 听完后,提问学生:这段音乐给你们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学生可能回答:激昂、振奋、庄严等)
  • 这段音乐气势磅礴,充满了力量,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崇高的敬意。💪

(四)分段欣赏与分析(15分钟)

再次播放《红旗颂》片段,引导学生分段聆听,并思考每一段的音乐特点。

  • 第一段:
  • 聆听时,提示学生注意旋律的进行方向,感受其起伏变化。
  • 分析:旋律从低音区缓缓升起,犹如红旗在微风中徐徐展开,逐渐展现出宏伟的气势,音符的进行平稳而坚定,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
  • 提问:这段旋律的音高有什么变化?它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红旗升起、新中国诞生等)
  • 教师总结并强调旋律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它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 第二段:
  • 让学生着重感受节奏的特点,体会其与第一段旋律的不同。
  • 分析:节奏变得更加紧凑,出现了较多的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增强了音乐的动力和紧张感,仿佛展现了革命斗争中激烈的战斗场景。💥
  • 讲解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的概念及作用:附点音符延长了前面音符的时值,使节奏更有韵律;切分节奏打破了常规节奏的重音规律,产生了独特的节奏效果,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 带领学生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感受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的特点。
  • 第三段:
  • 聆听旋律,感受其与前面两段的异同,分析这段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 分析:旋律在高音区回荡,更加激昂、热烈,节奏也更加规整,展现出胜利的喜悦和自豪之情,仿佛是人们在欢呼新中国的成立,红旗在蓝天下迎风飘扬。🎉
  • 提问:这段旋律的音区有什么特点?它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回答:高音区、喜悦自豪等)

(五)哼唱主旋律(10分钟)

教师范唱《红旗颂》片段的主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歌声轻轻晃动身体,感受旋律的起伏。

  • 示范演唱时,注意发声方法、音准和节奏的把握,声音要饱满、有力,表现出音乐的气势。🎤

教师一句一句地教唱学生,每教完一句,让学生跟着哼唱几遍,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错误。

  • 对于一些较难的音符或节奏,可以多示范几遍,让学生反复练习。
  • 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唱,不要害怕出错。🎵

学生跟随钢琴伴奏完整地哼唱主旋律,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旋律的力度变化,如在高音部分适当加强力度,表现出激昂的情绪;在低音部分则适当减弱力度,体现出庄严的氛围。🎹

(六)小组讨论(7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 《红旗颂》片段中,音乐要素(旋律、节奏、和声等)是如何相互配合来表达情感的?
  • 这首作品让你联想到了哪些与祖国相关的画面或历史事件?
  • 音乐在我们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方面有什么独特的作用?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 教师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对祖国情感的认识。👏

(七)拓展与创作(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哼唱,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对《红旗颂》的理解和感受?

  • 学生可能回答:用舞蹈、绘画、诗歌等形式。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舞蹈、绘画、诗歌等),围绕《红旗颂》进行创作,下节课进行展示和分享。🎨

(八)课堂总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红旗颂》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演唱技巧以及通过音乐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再次强调音乐在传递情感、激发爱国情怀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聆听优秀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魅力。🎵
  3. 播放《红旗颂》的完整音频,学生在音乐声中有序离开教室,结束本节课。🎶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红旗颂》片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音乐中蕴含的磅礴气势和深厚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哼唱活动,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角度深入分析作品时,部分学生理解还有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在学生的创作环节,应给予更多的时间和具体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华,总体而言,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提升的空间,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标签: #红旗颂片段音乐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