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巧用思维导图,解锁拿来主义教学新境界

jiayaozb.com440

在语文教学的长河中,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这篇文章以其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探讨了对待文化遗产应持的正确态度,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的精髓,把握其复杂的逻辑结构呢?思维导图教学设计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深入理解文意,培养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拿来主义》的基本内容,掌握文中重要的字词、句式。
    • 清晰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运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
  4.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深入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和实质。
      • 学会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和论证逻辑。
    2.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局限,准确把握作者对文化遗产的复杂态度及论证的严密性。
      • 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深度阅读和拓展思考的能力。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文章的背景知识、重点字词和关键语句,为学生理解文章奠定基础。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思维碰撞,共同探讨文章的难点和疑点。
      3. 自主探究法:鼓励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深入挖掘文本,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展示一些古今中外文化交流、借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从而引出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背景介绍与初读感知(5分钟)

      简要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默读文章,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三)文本分析与思维导图构建(20分钟)

      1. 梳理文章结构
        • 引导学生逐段分析文章,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 第一段:指出“送去主义”的表现和实质,引出下文对“拿来主义”的论述。
          • 第二段: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批判“送去主义”。
          • 第三段: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 第四段:阐述“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的关系,强调“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 第五段:以“大宅子”为喻,形象地阐述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 第六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 第七段:阐明“拿来主义”者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 第八段:总结全文,强调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绘制思维导图
          • 教师示范:以文章的结构层次为框架,绘制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示例,展示如何将文章内容转化为图形。
            • 中心主题:拿来主义
            • 一级分支:“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拿来主义”
            • 二级分支:“送去主义”的表现、危害;“送来主义”的实质;“拿来主义”的主张、态度等
          • 学生自主绘制: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和完善,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启发。
          • (四)小组展示与讨论交流(15分钟)

            1. 小组展示:各小组推选代表,展示本小组绘制的思维导图,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讲解。
            2. 讨论交流:其他小组进行提问、评价和补充,共同探讨思维导图的优点与不足,深入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和作者的论证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思维导图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五)深入探究与拓展延伸(10分钟)

            1. 深入探究
              • 引导学生思考:“拿来主义”在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拿来主义”的原则?
              • 组织学生讨论: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时,如何避免“全盘接受”和“全盘否定”的错误倾向?
            2. 拓展延伸
              • 推荐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杂文,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文风。
              • 让学生选择一种文化现象,运用“拿来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写一篇短文,加深对“拿来主义”的理解和运用。

              (六)课堂总结(2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思维导图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效率和思维能力,再次明确“拿来主义”的内涵和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拿来主义思维导图教学设计”,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帮助学生梳理了文章结构,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不够准确和完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训练,对于一些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思维导图教学设计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

              标签: #拿来主义思维导图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