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自然之道获奖教学设计

jiayaozb.com43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筑巢、摇篮、乃至、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等词语。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意识。
  • 使学生懂得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自然之道的含义。
  •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 教学难点
  • 让学生从课文内容中领悟到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并能将这一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方法

  1. 朗读感悟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2. 问题引导法: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深入理解课文。
  3.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3 分钟)

  1. 播放一段有关大自然中动物活动的视频,如蜜蜂采蜜、候鸟迁徙、蚂蚁搬家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2. 提问:“同学们,大自然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探索其中一条有趣的自然之道,看看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 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筑巢、摇篮、乃至、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等词语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结合生活实际、直观演示等方法。
  • 对于“鱼贯而出”,可以让学生模仿鱼游的样子,体会这个词语所描绘的情景。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课文讲述了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因救了一只小幼龟而导致一大群幼龟被食肉鸟捕食的故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 分钟)

学习第 1 - 3 自然段

  •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作者和同伴来到加拉巴哥岛看到了什么?
  •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我和七个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在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龟在筑巢孵化小龟,我们的目的,就是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 提问:从这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作者对这次观察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学习第 4 - 10 自然段

  • 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思考:幼龟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下面的表格:|事件发展|幼龟的命运||:--:|:--:||发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 )||向导抱起幼龟朝大海走去时|( )||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时|( )
  • 小组代表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填写表格。
  • 重点学习“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句话。
  • 提问:“向导为什么会若无其事?你怎么理解‘自然之道’?”
  •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引导:“自然之道”就是大自然遵循的规律,在这个故事中,嘲鸫捕食幼龟就是一种自然现象。
  • 分角色朗读向导和作者的对话,体会不同的语气。

学习第 11 - 13 自然段

  • 默读这部分内容,思考:看到幼龟受到伤害,作者和同伴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
  • 提问:“‘愚不可及的蠢事’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
  •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因为他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规律,导致了幼龟受到伤害,所以作者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

(四)总结全文,领悟道理(5 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思考: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大自然中的万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我们不能违背这些规律,否则就会好心办坏事,造成严重的后果,我们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之道🧐。

(五)拓展延伸(5 分钟)

  1.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带来的后果。
  2. 组织学生讨论: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遵循自然规律?
  3. 推荐阅读有关大自然奥秘的书籍,如《昆虫记》《时间简史》等,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六)课堂小结(5 分钟)

  1. 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尊重自然规律。

(七)布置作业(2 分钟)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自然之道的理解。

教学板书设计

自然之道起因:观察幼龟离巢经过:救幼龟→违背规律→幼龟被食结果:明白道理,尊重自然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引导学生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更多的生活实例进行讨论,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这一道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标签: #自然之道获奖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