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口风琴的基本吹奏技巧,包括正确的持琴姿势、指法运用以及气息控制。
- 准确吹奏《送别》的旋律,能够清晰地表现出音符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变化。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聆听、哼唱、视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识谱能力。
- 在小组合作与个人练习中,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引导学生感受《送别》所蕴含的真挚情感,体会离别的不舍与惆怅,培养学生珍惜友情的意识。
- 通过音乐演奏,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学会《送别》的旋律吹奏,把握好节奏和音准。
- 熟练运用口风琴的吹奏技巧,使演奏更加流畅、富有表现力。
- 教学难点
- 准确表现出《送别》中旋律的情感变化,如渐强、渐弱、延长音等,以传达出歌曲的意境。
- 协调好双手的配合,尤其是在++部分,确保演奏的和谐统一。
教学方法
- 讲授法:讲解口风琴的基本知识、吹奏技巧以及《送别》的音乐背景、歌词含义等,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 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口风琴的吹奏姿势、指法和演奏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正确的演奏方法。
- 练习法: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个人练习和小组练习,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演奏水平。
- 欣赏法:播放《送别》的不同版本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送别》的情感表达、演奏技巧等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 播放李叔同的《送别》歌曲音频,同时在屏幕上展示一些与离别相关的图片,如车站送行、毕业合影等,营造出离别的氛围。
- 提问学生:“听到这首歌曲,你们想到了什么场景?有没有经历过与朋友或亲人告别的时刻?”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口风琴演奏《送别》。
(二)歌曲介绍(3分钟)
- 向学生介绍《送别》的词曲作者李叔同,李叔同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 讲解《送别》的创作背景:这首歌曲是李叔同根据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填词而成,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口风琴知识讲解与示范(7分钟)
- 介绍口风琴的基本构造,如键盘、吹嘴、按键等,让学生对乐器有初步的认识。
- 讲解正确的持琴姿势:身体坐正,双脚平放在地上,口风琴放在身体前方,琴身微微向上倾斜,左手托住琴身底部,右手放在键盘上。
- 示范正确的指法: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每个手指对应的按键,如食指对应1、2、3键,中指对应4、5、6键,无名指对应7、8、9键,小指对应10、11、12键等,并通过简单的音阶练习让学生熟悉指法。
- 强调气息控制的重要性:吹奏口风琴时,气息要均匀、平稳,不能过猛或过弱,示范如何通过腹部的起伏来控制气息,让学生感受气息与音符的关系。
(四)识谱与哼唱旋律(8分钟)
- 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仪展示《送别》的简谱,引导学生逐句识谱,认识音符、节拍、节奏等基本乐理知识。
- 教师范唱《送别》的旋律,让学生跟随哼唱,感受旋律的起伏和节奏变化。
- 分组让学生互相哼唱,互相纠正发音和节奏,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
(五)口风琴演奏练习(20分钟)
- 学生根据自己的识谱情况,开始尝试用口风琴吹奏《送别》的旋律,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持琴姿势、指法和气息控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遇到问题及时举手提问。
- 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示范,如某个音符的指法不准确、气息不均匀等。
- 安排小组练习时间,让学生分组进行演奏,互相倾听、评价和学习,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在全班面前展示演奏。
(六)情感表达与处理(5分钟)
- 再次播放《送别》的音频,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如依依惜别之情、对过去时光的留恋等。
- 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通过演奏来表现这些情感,如在旋律的渐强、渐弱处,通过气息的变化来体现情感的起伏;在延长音处,适当延长时值,以增强情感的表达。
- 鼓励学生在演奏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使演奏更加富有感染力。
(七)小组展示与评价(10分钟)
- 每个小组依次上台展示口风琴演奏《送别》,其他小组认真倾听。
- 展示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演奏的准确性、流畅性、情感表达以及团队协作等方面,先让学生自评和互评,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予改进的建议。
-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和奖励,如颁发小奖品或给予加分等,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课堂总结(2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口风琴的吹奏技巧、《送别》的旋律演奏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
- 强调音乐在表达情感、传递友谊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口风琴,用音乐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巩固《送别》的演奏,并且尝试用口风琴演奏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下次课上进行展示。
教学资源
- 口风琴若干,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有机会练习。
- 《送别》的音乐音频和视频,用于导入、欣赏和情感引导。
- 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包含口风琴知识、《送别》的简谱、相关图片等教学内容。
- 小奖品若干,用于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
在这堂口风琴教学课中,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送别》这首经典歌曲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口风琴的演奏技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音乐所蕴含的深情厚谊🎵,相信这样的音乐课堂,会给学生们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让他们在音乐的陪伴下茁壮成长🌈。
标签: #口风琴教学设计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