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jiayaozb.com53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 准确翻译全文,理解文章内容。
  1.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文言文语感。
  •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理解文意,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 学习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认识讳疾忌医的危害,懂得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改正。
  • 体会防微杜渐的道理,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文言词汇的积累和理解。
  • 准确翻译全文,把握文章内容。
  • 理解讳疾忌医的寓意。
  1. 教学难点
  • 对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
  • 引导学生从历史故事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理解文意。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理解文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疑难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同学们,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我们要走进其中一个故事——《扁鹊见蔡桓公》,大家对扁鹊应该都不陌生,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医术高超,他和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来探寻答案。

(二)背景介绍(2分钟)

《扁鹊见蔡桓公》出自《韩非子·喻老》,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目睹了各国兴衰存亡的历史变迁,他通过一系列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这篇文章以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为载体,告诫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相信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 强调“腠理(còu lǐ)”“骨髓(suǐ)”等字词的读音。
  • 展示正确的断句: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3. 全班齐读,读得通顺、流利、有节奏。

(四)疏通文意,理解内容(20分钟)

  1. 学生结合课++释,自主翻译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2.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适时给予指导。
  3. 教师检查小组讨论情况,重点讲解以下文言实词和虚词:
  • 实词
  • “立有间”的“间”:一会儿。
  • “不治将益深”的“益”:更加。
  • “桓侯故使人问之”的“故”:特意。
  • “使人索扁鹊”的“索”:寻找。
  • 虚词
  • “之”
  •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 “君之病在肌肤”:助词,可译为“的”。
  • “针石之所及也”:助词,可译为“的”。
  • “而”
  •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表顺承,
  • “学而时习之”:表并列,

请几位同学逐句翻译课文,教师进行纠正和补充,确保翻译准确、通顺。

(五)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0分钟)

思考:扁鹊和蔡桓公分别是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 学生自主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 扁鹊:医术高超,有责任心,从他能准确诊断出蔡桓公的病情,多次劝说蔡桓公治病可以看出。
  • 蔡桓公:固执己见,讳疾忌医,他对扁鹊的诊断和劝说不予理会,甚至还嘲笑扁鹊,如“寡人无疾”“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等语言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的固执和无知😒。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体会其作用。

(六)深入探究,体会寓意(5分钟)

提问:蔡桓公最终病死,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总结: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讳疾忌医,否则,小问题会发展成大问题,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防微杜渐,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

联系实际,谈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讳疾忌医的经历,应该如何避免?

  •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引导大家思考正确的做法,强化对寓意的理解。

(七)朗读背诵,总结全文(5分钟)

  1. 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和情感。
  2. 尝试背诵课文,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3.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和寓意,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文言词汇积累、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对寓意的理解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收获,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文言虚词的讲解还可以更加深入细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会寓意时,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标签: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