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花之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花的赞美之情,感悟花的生命历程和美好品质。
- 学习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美。
-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 借助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 让学生体会花的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等品质,激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向上,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 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花的赞美之情,感悟花的品质。
-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如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花的情感和品质,将花的品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情感共鸣。
-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小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 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培养语感。
- 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 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文内容,增强学习兴趣。
-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同学们,大自然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它赋予了我们无尽的美好,在大自然中,有一种美丽的精灵,它们以绚丽的色彩、迷人的芬芳装点着世界,它们就是花🌸,让我们一起走进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花之咏》,去聆听花的心声,感受花的魅力。
- 板书课题:花之咏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 出示生字词:苍穹、摇曳、馥郁、琼浆、赠予、孕育、哲理、慰藉、晨曦、衷情。
- 指名认读,正音。
-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意思,如: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结合生活实际、直观演示等。
-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之咏”写了哪些内容?
- 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总结:课文主要写了花的成长、开放、凋谢以及花对世界的热爱和奉献等内容。
- 学习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 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思考:从这两段中,你了解到花生长在哪里?
-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花生长在“绿茵中”“高山上”“平原上”“谷地里”,它们生长的环境多么广阔呀!
- 再读这两段,体会花生长环境的美丽。
- 学习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
- 自由朗读第3-7自然段,思考:花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花从一颗种子开始,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经过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逐渐发芽、长叶、开花。
- 重点学习第5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花开放时的美丽姿态:“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花比作什么?有什么作用?
-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星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开放时的璀璨夺目,表达了作者对花的赞美之情。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读出花的美丽。
- 学习第三部分(第8-12自然段)
- 轻声朗读第8-12自然段,思考:花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世界?
-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花认为世界是美好的,它愿意用自己的美丽和芬芳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幸福,所以它无私地奉献着自己。
- 从这部分中,你体会到花具有怎样的品质?
-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花具有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品质。
- 指导学生朗读这部分,读出花的奉献精神。
- 学习第四部分(第13-15自然段)
- 指名朗读第13-15自然段,思考:花在凋谢时是怎样的心情?
-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花虽然即将凋谢,但它依然很平静,因为它知道自己曾经美丽过,给世界带来过美好,它的生命是有价值的。
- 从这里,你又能体会到花的什么品质?
-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花具有坦然面对生死、热爱生命的品质。
- 指导学生朗读这部分,读出花的坦然。
-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思考:作者通过描写花的成长、开放、凋谢以及花的奉献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作者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借花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精神的歌颂。
- 让学生谈谈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花一样具有美好品质的人或事物?
-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和点评。
- 布置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表达你对它的赞美之情。
-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表达的情感、学习的写作方法以及拓展延伸的内容。
- 强调花的美好品质对我们生活的启示,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花的精神,做一个积极向上、有奉献精神的人。
- 背诵课文。
- 完成小练笔,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 多媒体课件,包含与花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资料。
- 课文朗读音频。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20分钟)
(四)总结全文,体会情感(5分钟)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5分钟)
(六)课堂小结(3分钟)
(七)布置作业(2分钟)
教学资源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效果较好,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花的品质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时,部分学生理解还不够深刻,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在小练笔环节,部分学生的写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写作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标签: #花之咏解读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