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在穿脱裤子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穿脱裤子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 学习并掌握正确的穿脱裤子方法。
-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 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重难点
- 重点:让幼儿学会正确的穿脱裤子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
-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积极探索穿脱裤子的方法。
活动准备
- 各种颜色的裤子卡片,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 玩具娃娃若干,每个娃娃身上穿着不同颜色的裤子。
- 音乐《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
- 导入教师播放音乐《我的好妈妈》,并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妈妈是如何为自己穿脱裤子的,教师出示玩具娃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裤子,并提问:“娃娃的裤子怎么了?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娃娃?”
- 探索环节教师请幼儿分组,让每个幼儿选择一个娃娃,并尝试为娃娃穿脱裤子,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
- 讨论环节教师请幼儿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为娃娃穿脱裤子的经验,在幼儿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正确的穿脱裤子方法,并鼓励幼儿积极发言。
- 学习环节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示范正确的穿脱裤子方法,并结合 emoji 符号进行演示:
- 穿裤子:正面朝上,平展裤子,两手抓住裤腰,两脚钻进裤腿,向上拉,拉至膝盖,把裤腰往上提。
- 脱裤子:先把裤腰往下拉,再把裤子脱下来,叠好放在一边。
- 练习环节教师请幼儿分组,让每个幼儿选择一个裤子卡片,然后按照正确的方法穿脱裤子,在幼儿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穿脱裤子方法。
- 巩固环节教师播放音乐《我会穿裤子》,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一边唱一边穿脱裤子,在幼儿唱跳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是否正确,并及时给予指导。
- 活动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正确穿脱裤子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与幼儿一起收拾活动材料,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 在班级设置“生活小能手”区域,投放各种衣物和娃娃,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练习穿脱裤子的技能。
- 鼓励幼儿在家中帮助家人穿脱裤子,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 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正确穿脱裤子,并给予幼儿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游戏、讨论、示范、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正确的穿脱裤子方法,提高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信心,活动延伸也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练习机会,帮助幼儿巩固所学内容,在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获得进步和成长。
标签: #中班教案我会塞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