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设计

jiayaozb.com520

教学目标

  1. 会写“尼、构、维”等14个生字,会认“尼、艇、叉”等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小艇、船艄、船舱”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4. 体会作者由喜爱木雕到放弃购买木雕的心理变化过程,感受少年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2. 难点
    • 体会作者由喜爱木雕到放弃购买木雕的心理变化过程,感受少年的美好心灵。
    • 理解“我们是朋友”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和特色,老师要带大家走进非洲,去认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卖木雕的少年)
    2.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提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操纵自如、手忙脚乱、彬彬有礼”等词语的意思。
      • 对于较难理解的词语,如“木雕”,可以结合图片或实物进行简单介绍。
    3.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 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进行概括。
    5. 本文主要讲了“我”在非洲想买一个木雕,因担心路途遥远不方便携带而放弃购买,卖木雕的少年为了不让“我”留下遗憾,在“我”离开前,跑了很远的路,追上“我们”,送了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给“我”,表达了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学习第1自然段
        •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从这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非洲景色的美丽和木雕的吸引人。
        • 相机指导朗读,读出非洲景色的迷人。
      2. 学习第2 - 11自然段
        • 自由朗读第2 - 11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特别喜欢木雕?
        • 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如“在工艺品店里,我看到了构思新奇的木雕,象墩子尤其多。”“这些木雕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尤其是一个个象墩子,大象雕得鼻、眼、牙、身,逼真极了。”等,体会“我”对木雕的喜爱之情。
        • 指导朗读,读出“我”对木雕的喜爱。
        • 思考:“我”最后为什么没有买木雕?
        •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我”因担心路途遥远,木雕不方便携带而放弃购买的心理。
        • 分角色朗读“我”和同伴的对话,体会“我”的矛盾心情。
      3. 学习第12 - 17自然段
        • 默读第12 - 17自然段,思考:少年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他做了什么?
        •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少年动作、语言的句子,如“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等,体会少年的真诚和友好。
        • 指导朗读少年的语言,读出他的真诚。
        • 思考:“我们是朋友”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
        • 学生找出相关语句,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表达了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是全文的中心句,起到了点明主旨的作用。
      4. 学习第18 - 20自然段
        • 自由朗读第18 - 20自然段,思考:少年送木雕给“我”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我”的感动和对少年的感激之情。
        • 指导朗读,读出“我”的感动。

        (四)总结全文,体会情感

        1.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思考: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我们感受到了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也体会到了作者由喜爱木雕到放弃购买木雕,最后被少年的真诚所感动的心理变化过程,我们还学习了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3.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我们是朋友”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珍惜和维护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五)拓展延伸

        1. 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非洲文化和友谊的资料,与同学交流分享。
        2. 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与外国朋友之间的友好故事,注意运用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品质。

        (六)布置作业

        1. 抄写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语句。
        2. 把自己与外国朋友之间的友好故事写下来,与家人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学生对非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感受到了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并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但在教学中,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还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意识,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教案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

        标签: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