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相见欢李煜教学设计

jiayaozb.com44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相见欢》。
    • 理解词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准确流畅地翻译全词。
    • 深入体会词人通过词句所表达的真挚情感,感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词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 借助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词的意象、意境,把握词作主旨。
    • 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词人的风格差异,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引导学生感受李煜词中蕴含的亡国之痛、身世之悲,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珍惜当下,懂得在困境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透彻理解词的内容,把握词人情感。
      • 掌握词中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 体会李煜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包括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等。
    2. 教学难点
      • 深入挖掘词人在亡国后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如悔恨、无奈、哀愁等,并能引导学生感同身受。
      • 领悟李煜词以简洁之语抒真挚之情,于平淡中见深远意境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美,加深对词的理解和记忆。
      2. 讲授法:讲解重点字词、句式和词作背景等知识,为学生理解词作奠定基础。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词作所描绘的氛围中,更好地体会词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同学们,在我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学长河中,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词以其独特的魅力,承载着历代文人墨客的喜怒哀乐,我们要一同走进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经典词作——《相见欢》,李煜,这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君主,他的词作有着别样的韵味,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关于李煜的视频,初步感受一下他的传奇人生。(播放一段简短的介绍李煜生平的视频)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5分钟)

      李煜,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他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在位期间,南唐国势已岌岌可危,但他仍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公元975年,南唐被北宋所灭,李煜被俘至汴京,过了三年囚徒生活,这首《相见欢》便是他在亡国后被囚禁时所作,词中饱含着他对亡国之痛的深切感受和对昔日美好生活的无尽怀念😔。

      (三)初读感知(7分钟)

      1. 教师范读请同学们先认真聆听老师的朗读,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全词)
      2. 学生跟读跟随老师的朗读,逐句跟读,感受词的韵律。
      3. 学生自由朗读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体会词的情感基调。
      4. 指名朗读请几位同学站起来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教师针对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指导,如“锁清秋”的“锁”字读音要准确,“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节奏要把握好等。

      (四)疏通文意(12分钟)

      1. 学生结合课++释,自主翻译全词,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2. 小组合作交流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内成员相互帮助,共同疏通文意。
      3. 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式
        • 重点字词
          • “无言独上西楼”:“无言”,默默无言,生动地表现出词人内心的愁苦无人诉说😟。“独”字,强调了词人独自一人的孤独寂寞。
          • “月如钩”:把月亮比作弯钩,形象地描绘出月色的清冷,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凄凉。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寂寞”一词,不仅写出了梧桐的孤独,更衬托出词人的寂寞。“锁”字,运用拟人手法,将清秋锁于深院,暗示了词人被囚禁的无奈与悲哀😭。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离愁”,即离别之愁绪,这里指亡国之愁,词人用“剪不断,理还乱”来形容愁绪的纷繁复杂,形象而深刻。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别是一般”,即另有一种,这种亡国之痛、身世之悲,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独特滋味😖。
        • 特殊句式“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是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在心头别是一般滋味”。
        • (五)赏析探究(15分钟)

          1. 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 学生思考后回答:上阕描绘了词人独自一人默默登上西楼,仰望如钩的冷月,面对寂寞的梧桐和被锁住的清秋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冷清的意境😔。
            • 教师引导深入分析:词人通过“无言”“独上”等词,将自己的孤独寂寞展现得淋漓尽致。“月如钩”的清冷月色,“寂寞梧桐”的孤独形象,以及“锁清秋”的压抑氛围,共同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愁苦与凄凉,这种意境的营造,为下文抒++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2. 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词人情感的?
            •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下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离愁”比作“剪不断,理还乱”的丝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离愁的纷繁复杂、难以排解😖,词人直抒胸臆,表达了亡国之痛和身世之悲这一“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独特感受。
            • 教师补充讲解:李煜在这里将抽象的“离愁”具象化,使读者更容易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这种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抒发真挚情感的手法,正是李煜词的独特魅力所在。“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句直白的抒情,更是将词人内心深处的亡国之痛、身世之悲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让人为之动容😭。
          3. 这首词在语言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语言简洁凝练,用词准确生动,如“无言”“独”“寂寞”“锁”等词,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词人的心境和环境氛围,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情感表达更加形象深刻;同时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西楼、冷月、梧桐、清秋等景物,抒发内心的愁苦😟。
            • 教师总结归纳:这首词语言质朴自然,却蕴含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李煜善于用简洁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情感,在表现手法上灵活多样,情景交融,以景衬情,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相见欢》成为了词史上的经典之作👍。

            (六)拓展延伸(8分钟)

            1. 比较阅读将李煜的《相见欢》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进行比较阅读,分析两位词人在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的异同。
              • 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相同点在于两位词人都经历了人生的重大变故,词作都表达了深沉的愁苦之情,不同点在于,李煜的词更侧重于亡国之痛和身世之悲,情感较为深沉、凝重;李清照的词则多抒发个人的孤独寂寞、凄凉哀怨,情感细腻、委婉😔,在艺术风格上,李煜词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李清照词则善用叠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层层递进。
              • 教师点评总结: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不同词人的风格特点,李煜和李清照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但他们都以其独特的词作在词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作品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2.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离愁”的理解。
              • 学生自由发言:有的同学说与家人分别时的不舍是离愁,有的同学说毕业时与同学的分离是离愁,还有的同学提到与朋友的长久不见也会产生离愁……
              • 教师引导总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离愁”不仅仅局限于与亲人、朋友的离别,它还可以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人生变化的感慨等,李煜的这首词中所表达的“离愁”,更是上升到了亡国之痛的高度,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人生哲理😟,希望同学们能从这首词中汲取情感力量,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七)课堂小结(3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了李煜的《相见欢》,通过诵读、赏析和探究,我们领略了这首词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到了词人亡国后的愁苦之情,李煜以其简洁而真挚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哀伤的画卷,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深入品味古典诗词的韵味,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词,铭记这份独特的情感😔。(学生齐读全词)

              (八)布置作业(2分钟)

              1. 背诵并默写《相见欢》。
              2. 以“读《相见欢》有感”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抒发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反思

              在本次《相见欢》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作,诵读法让学生较好地感受了词的韵律美,有助于他们理解词的情感基调;讲授法清晰地讲解了重点字词和句式,为学生疏通文意提供了帮助;讨论法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使他们对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体会李煜复杂深沉的情感时,部分学生可能由于生活阅历有限,理解还不够深刻,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和相关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同身受,在拓展延伸环节,比较阅读的时间略显紧张,学生的讨论还可以更加深入,总体而言,通过这次教学,我积累了经验,也认识到了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会不断改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典诗词的魅力。

              标签: #《相见欢》李煜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