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身边一直存在却容易被忽视的人、事、物,从而激发写作灵感。
- 帮助学生掌握围绕“你一直都在”这一主题,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 培养学生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感恩,增强对生活的敏感度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指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明确“你”所指代的具体对象,并围绕主题展开生动叙述。
- 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等,使文章内容丰富、情感真挚。
- 难点
-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你一直都在”的内涵,写出具有独特视角和深刻感悟的作文。
- 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平淡和空洞,提升语言表达的感染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示例分析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 播放一首轻柔舒缓的音乐,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
- 教师充满感情地说:“同学们,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如影随形,一直陪伴着我们,给予我们温暖、力量和支持,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那些一直都在我们身边的美好,以‘你一直都在’为题,开启一段充满温情的写作之旅。”
(二)审题立意(10 分钟)
- 引导学生思考“你一直都在”这个题目的含义,提问:“这里的‘你’可以是谁或什么呢?”让学生自由发言,如亲人、朋友、老师、梦想、信念、某种品质等。
- 教师总结:“‘你’的范围很广,可以是实实在在的人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事物。‘一直都在’强调了陪伴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我们要通过具体事例来体现这种陪伴。”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确定自己文章中“你”的具体所指,并思考想要表达的主题,如感恩、成长、温暖等。
(三)素材分享与指导(15 分钟)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想到的与“你一直都在”相关的素材。
- 一位学生说:“我想写我的妈妈,她一直都在我身边支持我,每次我参加比赛紧张时,她都会给我一个鼓励的眼神,让我充满信心。”
- 另一位学生说:“我想写书籍,它一直陪伴着我成长,每当我遇到困难或心情低落时,翻开一本书,就能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忘却烦恼。”
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指导:
- 对于写人物的素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陪伴,比如描写妈妈的眼神时,可以具体描述眼神中的温柔、鼓励等情感。
- 对于写事物的素材,指导学生如何将事物与自己的经历、情感紧密联系起来,如写书籍,可以讲述某一本具体的书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四)写作思路拓展(10 分钟)
以“妈妈一直都在”为例,引导学生拓展写作思路。
- 开头:可以通过回忆一个场景引出妈妈一直都在,如“小时候,每当我害怕黑夜,钻进被窝时,总能感受到妈妈温暖的怀抱,那时候我就知道,妈妈一直都在我身边守护着我。”
- 中间:选取几个不同的事例来体现妈妈的陪伴,比如写妈妈在学习上的陪伴,当自己遇到难题时,妈妈耐心地讲解;写妈妈在生活上的陪伴,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等。
- 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如“妈妈,你一直都在我的生命里,是我永远的依靠,我爱你。”
让学生仿照上述思路,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写作框架,互相提出建议和完善。
(五)写作练习(20 分钟)
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 紧扣主题,围绕“你一直都在”展开叙述,避免跑题。
- 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使文章生动形象。
- 注意文章的结构,开头要引人入胜,中间内容充实,结尾简洁有力,升华主题。
(六)佳作赏析与修改(10 分钟)
- 选取一篇学生的优秀习作进行展示,让作者先朗读自己的文章,然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主题是否明确、事例是否具体、情感是否真挚、语言是否通顺等。
- 教师结合学生的评价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
- “这篇文章主题明确,通过描写爸爸陪自己练琴的事例,很好地体现了‘爸爸一直都在’,但是在描写练琴的过程中,可以更加详细一些,比如爸爸的表情、动作等,这样会使文章更加生动。”
学生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完善。
(七)课堂总结(5 分钟)
-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以‘你一直都在’为题的作文写作,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审题立意,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拓展写作思路,并进行了写作练习和修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更加留意身边一直陪伴着我们的美好,用文字记录下这些温暖的瞬间。”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修改后的作文工整地誊写在作文本上,并继续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你一直都在”的场景和故事,为下一次写作积累素材。🎈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你一直都在”这一主题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生活素材,并尝试写出富有情感的作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审题立意和拓展写作思路,通过示例分析和小组交流,帮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但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上还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指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标签: #你一直都在作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