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理解小说所描写的边城的风土人情,体会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jiayaozb.com720
- 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1. 过程与方法
    •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描写,提高学生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小说中所表现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引导学生关注湘西地区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 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感受沈从文独特的创作风格。
    2. 教学难点
      • 理解小说中“边城”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 探讨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教师通过讲解、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2.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小说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自主学习法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小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 情境教学法

        通过播放与小说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播放电影《边城》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小说中的湘西风情。
        • 提问学生:看完电影后,你们对《边城》这部小说有什么印象?你们觉得小说中最吸引你们的是什么?
        •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

        • 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 教师提问: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小说围绕着他/她展开了哪些故事情节?
        •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
        • 教师提问:小说中描写了哪些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环境对小说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深入研读

        • 教师提问: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描写。
        • 教师提问:小说中表现了怎样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这些美是如何体现的?
        •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
        • 教师提问:小说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现小说的主题和人物性格的?
        •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

        拓展延伸

        •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让你们来改编《边城》这部小说,你们会怎么做?
        •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介绍他们的改编思路和设想。
        •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课堂小结

        •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写一篇人物分析报告,要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轨迹以及对主题的作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多样,学生的参与度较高,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式,学生对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和语言特色有了较深的理解,通过拓展延伸环节,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是一篇《边城》教学设计,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

        标签: #四 边城 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