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多收了三五斗 教学设计

jiayaozb.com20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

《多收了三五斗》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农民在丰收年份却依然贫困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农民的苦难,本文将围绕这篇课文,设计一套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三五斗”等关键词的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农民的同情,对社会不公的反思。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
  • 难点: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出社会问题,引发思考。

教学过程

导入

  1. 展示图片:展示一幅丰收的农村景象,引导学生思考丰收的意义。
  2. 提问:丰收是否意味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课文讲解

  1. 朗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感受文章的节奏和情感。
  2. 关键词讲解:解释“三五斗”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农民的困境。
  3. 分段讨论: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

人物分析

  1. 主人公分析: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如勤劳、善良、无奈等。
  2. 对比分析:将主人公与其他角色进行对比,如地主、商人等,揭示社会矛盾。

主题探讨

  1. 提问:为什么农民丰收了却依然贫困?
  2.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社会不公的原因,如封建剥削、商业欺诈等。

总结与反思

  1. 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文章主题。
  2. 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变社会现状,关注农民的权益。

作业布置

  1. 写作:以“如果我是农民”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注。
  2. 调查:调查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需求。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多收了三五斗》的内容,还学会了如何从文本中提炼出社会问题,并引发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先生的文字世界,感受那份沉重的历史记忆,培养我们的人文情怀。🌾🌻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