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穷人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jiayaozb.com80

教材分析

《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文章通过描写桑娜一家的生活状况以及渔夫夫妇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这篇小说不仅展现了精彩的人物刻画,还蕴含着深刻的社会主题,对于学生理解人性、感受文学魅力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他们能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却在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情感变化以及挖掘主题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思,通过分析文本细节来深入理解作品。

教学目标

  1. 会写“汹、涌”等15个字,会写“渔夫、汹涌澎湃”等17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品质。
  3. 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心理、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善良。
  • 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 难点
  • 体会桑娜内心的矛盾,感受她善良的品质。

教学方法

  1. 朗读感悟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深入体会文本情感。
  2. 问题引导法: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观点,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展示穷人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穷人的印象,引出课题。
  •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 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 分析环境描写:找出描写恶劣天气的语句,体会其对表现人物和推动情节的作用。
  • 研读人物心理:重点研读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活动,感受她内心的矛盾与善良。
  • 品味人物对话:通过渔夫和桑娜的对话,体会他们的淳朴与善良。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从不同角度体会人物品质,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1.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 总结桑娜和渔夫的品质,回顾文章表达方法。
  • 让学生谈谈身边的“穷人”故事,感受善良的力量。
  • 设计意图:深化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善良品质。

教学特色

  1. 注重情境创设,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增强情感体验。
  2. 强调阅读方法的指导,如圈点批注、思维导图等,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 结合多媒体资源,如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学习《穷人》这篇课文的过程中,不仅收获知识,更能在心灵上受到触动,感受到人性的光辉😇。

标签: #《穷人》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