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 学生能够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重点文言句式,如宾语前置等。
- 流畅、准确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 学习触龙委婉劝谏的说话艺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体会赵太后作为母亲的舐犊之情以及触龙对国家利益的忠诚,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文言字词和句式的理解与掌握。
- 梳理文章情节,把握触龙劝谏的过程和方法。
- 教学难点
- 领会触龙委婉劝谏的技巧,体会其高超的语言艺术。
- 引导学生理解赵太后的心理变化以及触龙如何因势利导。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诵读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穿越时空,回到战国时期的赵国,当时赵国面临着秦国的强大威胁😟,而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趁机加紧进攻,在这危急关头,赵国向齐国求救,可齐国却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要以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作为人质🤐,赵太后疼爱小儿子,坚决不答应,大臣们纷纷劝谏,却都碰了一鼻子灰,就在这僵局之时,一位名叫触龙的老臣站了出来,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成功说服了赵太后,化解了这场危机🎉,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触龙说赵太后》这篇课文,看看触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二)背景介绍(2分钟)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乱频繁,赵国在赵惠文王时期较为强大,赵惠文王去世后,其子孝成王年幼,由赵太后执政,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加紧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池,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一定要赵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太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致使国家危机更为严重,触龙在这种情况下说服了赵太后,让她同意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从而解救了赵国的危难。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 强调重点字词读音:“恃(shì)辇(niǎn)”“媪(ǎo)”“不肖(xiào)”“没死(mò sǐ)”等。
- 展示节奏划分示例:
-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释,初步理解文意。
- 请几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读音、节奏是否准确。
(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15分钟)
- 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 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给予指导。
- 重点讲解文言字词和句式
- 实词
- “入而徐趋”中“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 “窃自恕”中“窃”,私下。
-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中“曾”,竟,简直。
- “少益耆食”中“耆”,通“嗜”,喜爱。
- 虚词
- “以”:
- “必以长安君为质”中,把,介词。
-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中,认为,动词。
- “而”:
- “太后盛气而揖之”中,表修饰。
- “位尊而无功”中,表转折,却。
- 句式
-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宾语前置,应为“长安君以何自托于赵”,译为“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 “赵氏求救于齐”状语后置,应为“赵氏于齐求救”,译为“赵国向齐国求救”。
选取几位同学逐句翻译课文,教师进行点评和纠正。
(五)深入探究,分析人物形象与劝谏艺术(15分钟)
角色扮演
-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赵太后、触龙、大臣甲、大臣乙等角色,重现触龙说赵太后的场景。
- 要求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揣摩人物的语气、神态和心理,进行生动的表演。
小组讨论
- 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 触龙是如何一步步说服赵太后的?他的劝谏艺术高超在哪里?
- 赵太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 分析触龙和赵太后的人物形象。
全班交流
- 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 教师总结:触龙先从关心太后的生活起居入手,拉近与太后的距离,消除太后的戒备心理😃,然后以自己疼爱小儿子为话题,引起太后的共鸣,让太后感受到他的理解和同情🤝,触龙巧妙地将长安君的利益与赵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指出太后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只有让长安君为国立功,才能真正保障他的地位和前途👑,触龙的劝谏艺术高超之处在于他善于因势利导、委婉含蓄,用看似闲聊的方式逐渐切入主题,让赵太后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他的观点👍,赵太后一开始盛气凌人、固执己见,但在触龙的真诚劝说下,她逐渐转变态度,最终欣然同意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表现出她作为母亲的舐犊之情以及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觉悟👏。
(六)课堂小结(5分钟)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文言知识📚,还领略了触龙高超的劝谏艺术和赵太后复杂的人物形象,触龙以他的智慧和口才,成功说服了固执的赵太后,为赵国解了燃眉之急,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沟通难题🤔,希望大家能从触龙身上学到说话的技巧和方法,学会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理解他人的立场,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解决问题💪。
(七)布置作业(5分钟)
- 背诵课文,并默写重点字词和句子。
- 以“劝说”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运用委婉劝谏的方法,字数不少于300字。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基本掌握了文言字词和句式,理解了文章内容,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较好地体会了触龙的劝谏艺术和人物形象,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文言字词的讲解还可以更加深入细致,部分学生在理解一些虚词的用法时仍有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文言字词的专项训练,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和运用,要进一步优化小组讨论环节,提高讨论的有效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标签: #触龙说赵太后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