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花影》。
-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意境,感受诗人借花影所表达的情感。
- 掌握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古诗的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语感,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合作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 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诗歌画面,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体会苏轼诗歌的艺术魅力,激发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之情。
- 感受诗人在复杂情境下所蕴含的乐观豁达与对人生的思考,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理解诗句含义,把握诗歌意境。
-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 教学难点
- 体会诗人借花影所传达的复杂情感以及诗歌背后的深层寓意。
教学方法
-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知识、字词含义、诗句意思等,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描绘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花是美丽的象征,它们色彩斑斓,姿态各异,当阳光洒下,花会留下影子,那花影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花影》,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 板书课题,介绍作者苏轼,苏轼是北宋时期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洒脱,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7分钟)
教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节奏。
- 花影/重重/压/画栏,
- 轻移/步屧/上/花端。
- 刚被/太阳/收拾去,
- 却教/明月/送将来。
-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 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
- 全班齐读,读得通顺、流利。
(三)理解诗句,疏通文意(12分钟)
- 学生结合课++释,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疑难问题。
- 教师检查小组讨论情况,解答共性问题。
- “花影重重压画栏”:重重叠叠的花影压在雕花的栏杆上。“重重”写出了花影的浓密,“压”字生动地表现出花影的沉重。
- “轻移步屧上花端”:诗人轻轻地移动脚步走到花的上端。“步屧”指脚步,“轻移”体现出诗人动作的轻柔。
- “刚被太阳收拾去”:刚刚被太阳驱散。“收拾去”将太阳拟人化,仿佛太阳把花影当作东西收走了。
- “却教明月送将来”:却又让明月送了回来。“却”表示转折,“教”是“使、让”的意思,明月又把花影送回来了。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适时指导和纠正。
(四)描绘画面,体会意境(10分钟)
- 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根据诗句的描述,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 示例:阳光照耀下,重重叠叠的花影映在雕花的栏杆上,显得格外浓密,诗人轻轻地踱步来到花前,想要靠近欣赏,可是转眼间,太阳西斜,花影渐渐被阳光收去,夜晚来临,明月升起,那花影又随着月光重新出现在眼前。
思考:从这幅画面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氛围?
-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画面中既有白天花影的明媚,又有夜晚花影的清幽,整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变化的氛围。
(五)深入探究,体会情感(10分钟)
- 小组讨论:这首诗仅仅是在描写花影吗?诗人借花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 诗中花影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诗人可能借此表达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 花影被太阳收拾去,又被明月送将来,体现了一种事物的反复无常,诗人或许是在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这首诗可能蕴含着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境,花影的来去就如同人生的起伏,虽有波折但依然美好。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深入体会诗歌背后的情感。
- 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这首诗中,花影的变化看似无常,实则反映了诗人面对生活挫折时的从容态度,太阳收去花影,明月送来花影,就像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无论遭遇何种困难,都能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
这首诗表面写花影,实则借花影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六)朗读背诵,拓展延伸(8分钟)
-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歌情感。
- 尝试背诵古诗,教师给予提示和引导。
- 拓展延伸:
- 让学生搜集苏轼其他借景抒情的诗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
- 鼓励学生以“花影”为主题,创作一篇短文或一幅画,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板书设计
花影苏轼花影重重压画栏,轻移步屧上花端。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 ↑ ↑花影 动作 时光 心态(人生无常) (乐观豁达)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花影》这首古诗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诗句、描绘画面、体会情感,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高,今后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深层寓意时,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希望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能让学生在古代文学的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标签: #花影苏轼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