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趣味名字探索之旅—大班名字教学活动设计

jiayaozb.com120

活动背景

名字,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标识,它承载着家族的传承与长辈的期望,对于大班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对自己和同伴的名字充满了好奇,开展名字教学活动,不仅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还能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自我,增强自我认知,同时提升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孩子们能够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姓氏,了解名字的含义及由来。
  2. 能力目标: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用清晰、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名字;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能记住同伴的名字。
  3. 情感目标:感受名字背后的温暖与爱意,增强对自己和同伴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激发对名字文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孩子们已对自己的名字有初步认知。
  2. 物质准备:每位幼儿准备一张自己的名字卡片(可装饰);制作名字树的材料,如树干、彩色卡纸等;名字相关的绘本,如《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名字由来的动画视频;小奖品若干,如贴纸、小书签等。

活动过程

(一)名字猜猜乐

  1. 教师提前收集一些常见姓氏和有趣名字写在纸条上,放入一个盒子里。
  2. 邀请幼儿轮流从盒子里抽取纸条,用动作、表情或简短的描述来展示纸条上的名字,让其他幼儿猜测。抽到“张乐”,幼儿可以做出开心大笑的动作并说“我很快乐”,引导大家猜出名字😜。
  3. 分享猜对后的喜悦,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二)我的名字我知道

  1. 请幼儿拿出自己准备的名字卡片,向身边的小伙伴介绍自己的名字,可以说说名字里每个字的含义🧐。“我叫李悦,爸爸妈妈希望我每天都开心快乐。”
  2. 教师巡回倾听,给予指导和鼓励,引导幼儿用更丰富的语言表达。

(三)名字的由来大揭秘

  1. 播放名字由来的动画视频,向幼儿介绍名字可能是根据家族姓氏传承、出生时的特殊情境、长辈的期望等因素起的。
  2. 请幼儿回家和家长交流,了解自己名字的具体由来,并在第二天的活动中分享。“我叫王梓轩,妈妈说我出生时家里的梓树长得特别茂盛,所以给我取名梓轩。”

(四)名字树的奇妙之旅

  1. 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名字树,将树干固定在黑板或墙上,让幼儿把自己的名字卡片用彩绳或胶带挂在树上,形成一棵独特的名字树🌳。
  2. 引导幼儿观察名字树,说说发现了什么,如:“有好多小朋友姓王呀”“我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
  3. 开展“名字记忆大挑战”游戏,教师说出一个名字,让幼儿在名字树上快速找到对应的卡片,找到的幼儿可获得小奖品🎁。

(五)绘本故事分享会

  1. 教师讲述绘本故事《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让幼儿感受名字独特性带来的快乐与烦恼😃。
  2. 组织幼儿讨论:如果你的名字和别人不一样,你会怎么想?鼓励幼儿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对自己名字的喜爱。

(六)名字串串烧

  1. 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圆圈坐下。
  2. 从第一个幼儿开始,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然后下一个幼儿要先重复前面幼儿的名字,再说出自己的名字,依次类推。第一个幼儿说“我叫明明”,第二个幼儿说“我叫明明,我叫丽丽”,第三个幼儿说“我叫明明,我叫丽丽,我叫花花”……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

活动延伸

  1. 在美工区投放材料,鼓励幼儿设计自己喜欢的名字标识,制作成小书签或名片,送给好朋友。
  2. 开展“名字的故事”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名字的由来或对名字的理解,并在班级展示区展示🖼️。
  3.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持续引导幼儿关注身边人的名字,进一步拓展幼儿对名字文化的认识。

活动反思

本次名字教学活动通过多种有趣的形式,激发了大班幼儿对名字的探索兴趣,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不仅深入了解了自己名字的含义和由来,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观察记忆等能力,增强了自我认同感和同伴间的归属感,活动延伸环节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幼儿对名字文化的认知,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可能由于性格内向或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参与度不够高,后续需给予更多关注和引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标签: #大班设计名字教学活动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