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

jiayaozb.com90

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引导孩子们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3. 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 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山水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2. 难点
    • 如何在活动中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自由地表达对大自然的独特见解。
    • 帮助孩子们将对大自然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他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实践法、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

    1. 提前联系好适合开展活动的自然场地,如公园、郊外等。
    2. 准备观察工具,如放大镜、笔记本等。
    3. 收集一些大自然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成简单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播放一段大自然的视频,展示美丽的山水、茂密的森林、可爱的动物等画面,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2. 提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都是哪里呀?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引导孩子们自由发言,引出本次课程主题——做大自然的孩子。

    (二)走进大自然(30分钟)

    1. 带领孩子们来到事先选好的自然场地。
    2. 组织孩子们分组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可以观察花草树木、昆虫小鸟、石头河流等,鼓励孩子们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手触摸,全方位感受大自然。
    3. 教师在孩子们观察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同时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如问孩子们:“这片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呀?”“这朵花是什么颜色的,有没有闻到香味?”等,帮助孩子们提高观察力。

    (三)分享与讨论(20分钟)

    1. 回到教室后,组织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观察到的有趣事物。
    2. 请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大家讲述他们小组的观察发现。
    3. 针对孩子们的分享进行讨论,比如为什么树叶会有不同的颜色,鸟儿是怎么筑巢的等等,鼓励孩子们积极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四)创意表达(20分钟)

    1. 提供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等,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可以画画自己看到的美景,也可以制作手工,如用树叶拼贴小动物等。
    2. 教师鼓励孩子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醒他们可以大胆运用各种颜色和材料🎨。
    3. 展示孩子们的作品,让他们互相欣赏,并请作者介绍自己作品的创意和想法。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

    1. 总结本次课程,再次强调大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鼓励孩子们继续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份关于大自然的手抄报,下节课带来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孩子们对大自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受,他们积极参与观察、讨论和创意表达活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孩子可能过于兴奋,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组织和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与大自然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标签: #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