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七巧板教学设计,探索数学与创意的奇妙融合

jiayaozb.com6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七巧板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 掌握七巧板的拼搭方法,能用七巧板拼出常见的几何图形和简单的物体形状。
  • 通过拼搭七巧板,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 过程与方法目标
  • 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体验七巧板的魅力。
  • 学会运用七巧板进行创意拼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 通过欣赏七巧板作品,感受中国传统益智玩具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七巧板的基本组成和拼搭规则。
  • 引导学生运用七巧板拼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和图案。
  1. 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拼搭出独特的作品。
  • 如何引导学生在拼搭过程中发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七巧板实物、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七巧板的结构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法: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尝试拼搭七巧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拼搭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启发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拼搭的方法和规律,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 播放一段精彩的七巧板创意拼搭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各种各样由七巧板拼搭而成的奇妙图案,如可爱的动物、精美的建筑、有趣的人物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有趣的图案是用什么拼出来的呀?”引导学生回答出七巧板,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七巧板。

(二)认识七巧板(5分钟)

  1. 展示七巧板实物,让学生近距离观察七巧板的形状和颜色。
  2. 介绍七巧板的历史渊源:七巧板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七巧板是由七块板组成的,可以拼出千变万化的图形,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益智玩具。
  3. 讲解七巧板的基本结构:七巧板由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三角形、一块中等三角形和两块大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组成。
  4. 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七巧板,对照实物,认识七巧板的各个部分,并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三)探索七巧板的拼搭方法(12分钟)

教师示范拼搭一个简单的图形,如三角形。

  • 先拿出两个小三角形,将它们斜边相对,拼成一个小正方形。
  • 再将这个小正方形与一个中等三角形斜边相接,就拼成了一个大三角形。
  • 最后把剩下的两个小三角形分别拼在大三角形的两侧,形成一个完整的大三角形。
  • 在示范过程中,边操作边讲解拼搭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仔细观察。
  1. 让学生尝试拼搭三角形:学生模仿教师的方法,自己动手用七巧板拼搭三角形,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尝试不同的拼搭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拼搭的三角形,并互相交流拼搭的方法和心得,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小组内最有创意的拼搭方法。
  3. 引导学生总结拼搭规律:在学生展示完后,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拼搭三角形的规律和方法,如可以先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再根据形状选择合适的七巧板进行拼搭;可以利用七巧板中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斜边相接、直角边相对等方式来拼搭。

(四)创意拼搭实践(20分钟)

  1. 布置任务: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七巧板拼搭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或图案,可以是动物、植物、交通工具、建筑物等,在拼搭过程中,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尽可能拼出独特的作品。
  2. 学生自主拼搭:学生开始自主进行创意拼搭,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的拼搭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
  3. 小组合作交流:完成自主拼搭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每个小组内的成员互相欣赏作品,并交流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方法,小组内评选出最有创意的作品,准备在全班展示。
  4. 全班展示与评价: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小组内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并向全班介绍作品的创意和拼搭方法,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可以从作品的创意、拼搭技巧、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建议,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意和努力,对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拓展延伸(5分钟)

  1. 展示一些更复杂、更具创意的七巧板作品图片,如精美的拼图、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七巧板的兴趣。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七巧板拼搭出更多不同的图形和图案,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成果,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七巧板拼搭一个故事场景,并将拼搭过程用相机记录下来,下次课上与同学们分享。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七巧板的结构、拼搭方法以及在拼搭过程中的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七巧板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玩具,更是一种培养空间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工具,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索更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和益智活动。

教学资源准备

  1. 七巧板若干套,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一套七巧板。
  2. 制作精美的七巧板课件,包括七巧板的历史介绍、结构展示、拼搭方法演示、优秀作品欣赏等内容。
  3. 收集一些七巧板创意拼搭的视频和图片,用于课堂导入和拓展延伸环节。
  4. 准备展示台,用于学生展示自己的七巧板作品。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七巧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七巧板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介绍七巧板的历史文化,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个别小组存在分工不明确、合作效率不高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组织,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拼搭过程中还需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成长。

在新浪教育等相关教育平台上,也有许多关于七巧板教学的优秀资源可供参考和借鉴,教师可以通过在新浪上搜索七巧板教学设计相关的文章、课件、教案等,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学生带来更加精彩、高效的七巧板教学课堂,让七巧板这一传统益智玩具在现代课堂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标签: #做七巧板教学设计新浪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