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情感与态度
- 引导幼儿感受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激发幼儿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 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 知识与技能
- 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 鼓励幼儿学说诗歌中的语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 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诗歌,发展幼儿的肢体协调性。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幼儿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 借助图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 组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 重点
-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中表达的师生之情。
-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准确说出诗歌中的语句。
- 难点
- 体会诗歌的意境,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 引导幼儿在表演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展现诗歌的内涵。
- 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幼儿的语感。
- 游戏教学法:组织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 讨论法:引导幼儿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 多媒体课件,包含诗歌《一株紫丁香》的图片、动画、配乐等。
- 制作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头饰,如老师、小朋友、紫丁香等。
- 准备一些小道具,如书本、花朵等,用于幼儿的表演。
- 播放一段幼儿在幼儿园快乐生活的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 提问幼儿:“在幼儿园里,你们最喜欢谁呀?为什么喜欢他/她呢?”引导幼儿回忆与老师相处的美好时光,引出课题《一株紫丁香》。
- 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一株紫丁香》,同时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 朗诵结束后,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听到诗歌里说了些什么呀?”鼓励幼儿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诗歌的初步印象。
- 结合多媒体课件,逐句展示诗歌内容,并配以简单的讲解。
- 展示第一句“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讲解“踮起脚尖儿”的动作,引导幼儿模仿,感受小朋友们小心翼翼的样子,提问幼儿:“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呀?”让幼儿理解小朋友们不想打扰老师,想给老师一个惊喜。
- 依次展示后面几句诗歌,采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理解每一句诗歌的含义,如“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您做伴”,让幼儿想象紫丁香的枝叶伸进老师窗口的画面,感受小朋友们对老师的关心。
- 组织幼儿分组讨论:“诗歌里的小朋友为什么要给老师送紫丁香呢?”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巡回指导,倾听幼儿的讨论。
- 教师再次朗诵诗歌,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轻声跟读,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语调。
-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诗歌:
- 个别朗读:请几位幼儿分别站起来朗读诗歌,其他幼儿认真倾听,给予评价和鼓励。
- 小组朗读: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小组朗读比赛,评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
- 配乐朗读:播放诗歌的配乐,幼儿伴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五)表演诗歌(10 分钟)
- 引导幼儿根据诗歌内容,自由创编动作。“踮起脚尖儿”可以用双手轻轻抬起脚跟的动作表示;“伸进您的窗口”可以用双手向前伸展的动作表示等,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
- 请幼儿戴上头饰,分组进行诗歌表演,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醒幼儿注意表情和动作的协调性,尽量表现出诗歌中小朋友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 每组表演结束后,组织其他幼儿进行评价,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小组的表演,为什么,教师对幼儿的表演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幼儿的努力和创意,提出改进的建议。
(六)拓展延伸(5 分钟)
- 提问幼儿:“除了送紫丁香,你们还想怎样表达对老师的爱呢?”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如给老师画一幅画、为老师唱一首歌、帮老师做一件事等。
- 布置课后任务:请幼儿回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老师表达爱,并与家长分享在幼儿园学习诗歌的感受。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诗歌《一株紫丁香》有了较深入的理解,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参与度较高,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幼儿体会诗歌意境方面还可以更加深入,部分幼儿在表演时情感投入不够等,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希望这份教案能满足您的需求,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增进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标签: #一株紫丁香教案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