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为他人画像教学设计,勾勒独特的人物风采🎨

jiayaozb.com7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掌握人物外貌、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准确且生动地为他人画像。
    • 学会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如铅笔、水彩等,将人物形象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他人的外貌特征、行为举止,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节捕捉能力。
    • 在绘画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对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提升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用心去感受他人、欣赏他人的美好情感。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掌握人物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和形态特征,准确描绘人物外貌。
      • 学会运用丰富的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神态与个性。
    2.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人物,挖掘人物独特的性格特点,并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 让学生在绘画中体现出对人物情感的理解,使作品具有感染力。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人物画像的基本技巧、绘画步骤以及相关的描写方法,让学生对为他人画像有初步的认识。
      2. 演示法:教师在黑板或通过多媒体展示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如何构图、勾勒轮廓、刻画细节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 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大量的绘画实践,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绘画水平。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绘画作品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角度、创作思路和心得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1. 教师提前准备一些名人的画像或照片,如梵高自画像、蒙娜丽莎等,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观看。
      2.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画像,思考以下问题:
        • 这些画像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
        • 画家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3. 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为他人画像。
      4. (二)知识讲解(10 分钟)

        1. 人物外貌描写
          • 详细讲解人物外貌包括的要素,如脸型、五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发、皮肤等。
          • 举例说明如何描写各部分的特征,
            • 眼睛:明亮的大眼睛像两颗闪烁的星星,眼角微微上扬,透着灵动与俏皮😉。
            • 鼻子:高挺的鼻梁,犹如山峰般耸立,给人一种坚毅的感觉🧐。
            • 嘴巴:樱桃般的小嘴,嘴角总是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十分迷人😊。
          • 强调描写外貌要抓住人物的独特之处,避免千篇一律。
          • 人物神态描写
            • 神态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如喜怒哀乐。
            • 讲解如何通过人物的表情、眼神、姿态等来表现神态。
              • 高兴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嘴角上扬,露出洁白的牙齿,双手不停地挥舞着,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快乐😄。
              • 生气时:眉头紧皱,眼睛瞪得大大的,鼻子喘着粗气,双手握拳,身体微微颤抖,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
            •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神态模仿练习,感受不同神态的特点。
            • 人物动作描写
              • 动作能够体现人物的性格和情绪。
              • 举例说明常见的动作描写,如:
                • 走路:他迈着轻快的步伐,双手插在裤兜里,头微微上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他的快乐😜。
                • 思考:她托着下巴,眼睛凝视着远方,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人们的各种动作,积累素材。
              • (三)绘画技巧演示(15 分钟)

                1. 构图
                  •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人物构图框架,讲解如何确定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使画面布局合理。
                  • 可以将人物置于画面中心,突出主体;也可以采用三分法构图,将人物的主要部分放在画面的四个交叉点上,增强画面的美感。
                2. 勾勒轮廓
                  • 教师用铅笔轻轻地勾勒出人物的大致轮廓,从头部开始,逐步画出身体、四肢等部位。
                  • 强调在勾勒轮廓时要注意人物的比例关系,如头部与身体的比例大约是 1:7 等。
                  • 提醒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要不断观察模特,及时调整轮廓的准确性。
                3. 细节刻画
                  • 以眼睛为例,演示如何用细腻的线条表现眼睛的神韵,先画出眼睛的形状,再刻画瞳孔、睫毛等细节,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
                  • 同样地,对鼻子、嘴巴、头发等部位进行细节刻画,引导学生注意不同部位的质感表现,如头发的柔顺、皮肤的光滑等。
                4. 色彩运用(如果使用水彩等工具)
                  • 介绍水彩颜料的使用方法,如调色、上色顺序等。
                  • 示范如何根据人物的肤色、服装颜色等选择合适的色彩进行搭配,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用淡淡的粉色表现脸颊的红晕,用蓝色描绘服装的颜色等🎨。

                  (四)学生实践(20 分钟)

                  1. 安排学生选择一位同学作为模特,仔细观察其外貌、神态和动作特征。
                  2. 学生开始为模特画像,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绘画工具,如铅笔、炭笔、水彩等。
                  3.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建议,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 认真观察,抓住模特的独特之处进行描绘。
                    • 注意画面的构图和比例关系。
                    • 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通过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神态和个性。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 分钟)

                    1. 组织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在黑板或教室的展示区。
                    2. 请每位学生简要介绍自己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以及想要表现的人物特点。
                    3.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从人物外貌的准确性、神态的生动性、绘画技巧的运用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4.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首先肯定学生们的努力和创意,然后针对作品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绘画中不断进步。

                    (六)课堂总结(5 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人物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方法以及绘画技巧。
                    2. 强调为他人画像不仅是一种绘画技能,更是一种表达对他人理解和欣赏的方式。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人物,用画笔记录下更多精彩的瞬间,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和观察力。

                    教学延伸

                    1. 开展绘画比赛,主题为“我身边的人物”,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 组织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制作成画册,分享给其他班级或年级,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将绘画与写作相结合,为自己画的人物写一篇短文,描述人物的性格、故事等,提升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为他人画像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绘画技巧,更学会了用心去观察和感受他人,用艺术的方式展现人物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标签: #为他人画像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