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让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竖式的正确书写格式,理解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竖式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计算能力。
- 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整数和小数四则运算竖式的规范书写。
- 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 难点
-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确定。
- 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确定以及余数的处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 展示一些书写工整和书写潦草的竖式计算作业,让学生观察并说说感受,引导学生意识到规范书写竖式的重要性,它不仅能让计算过程清晰明了,还能减少错误。
- 提问学生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竖式计算出现过哪些错误,引出本节课对竖式书写的复习与强化。
(二)知识讲解(20分钟)
- 整数加减法竖式
- 以“325 + 147”为例,教师在黑板上规范书写竖式:
- 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百位对百位。
- 从个位加起,5 + 7 = 12,个位写2,向十位进1。
- 十位上2 + 4 + 1 = 7。
- 百位上3 + 1 = 4。
- 强调进位的标注和书写位置,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 接着讲解减法竖式“456 - 238”:
- 同样数位对齐。
- 从个位减起,6 - 8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10,16 - 8 = 8,个位写8。
- 十位上被借走1后剩下4,4 - 3 = 1。
- 百位上4 - 2 = 2。
- 提醒学生注意退位的标注和计算方法。
- 整数乘法竖式
- 以“23×14”为例:
- 先将两个因数的数位对齐,14写在上面,23写在下面。
- 用下面因数个位上的4去乘上面的23,4×3 = 12,个位写2,向十位进1;4×2 = 8,8 + 1 = 9,结果写在十位和百位。
- 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23,1×3 = 3,写在十位;1×2 = 2,写在百位。
- 最后将两次的结果相加,得到322。
- 详细讲解每一步乘积的位置和计算顺序,让学生理解乘法竖式的算理。
- 整数除法竖式
- 以“256÷4”为例:
- 先写除号,将被除数256写在除号里面,除数4写在除号左边。
- 从最高位除起,2除以4不够除,看前两位25,25÷4 = 6……1,商6写在十位上,余数1与个位上的6组成16。
- 16÷4 = 4,商4写在个位上。
- 强调试商的方法和余数的处理。
- 小数加减法竖式
- 以“3.25 + 1.47”为例:
-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
- 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325 + 147 = 472,然后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得到4.72。
- 小数减法同理,如“5.6 - 3.28”:
- 小数点对齐。
- 560 - 328 = 232,结果是2.32。
- 小数乘法竖式
- 以“0.23×0.14”为例:
- 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23×14 = 322。
-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0.23和0.14一共有四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四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0.0322。
- 强调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 小数除法竖式
- 以“1.2÷0.25”为例:
- 先将除数0.25转化为整数25,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被除数1.2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两位,变成120。
- 然后按照整数除法计算,120÷25 = 4……20,继续除下去,得到商是4.8。
- 重点讲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竖式的转化方法和计算过程。
- 布置课本上的相关竖式计算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书写格式和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数位没对齐、小数点位置错误等,并进行个别指导。
-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整数和小数四则运算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
- 教师总结强调:
- 竖式书写要规范,数位对齐是关键。
- 计算过程要认真,进位退位莫忘记。
- 小数计算看仔细,小数点的位置要牢记。
- 布置适量的竖式计算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 让学生完成一篇数学日记,记录自己在竖式计算中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
(三)课堂练习(15分钟)
(四)课堂小结(5分钟)
(五)课后作业(5分钟)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五年级竖式书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观察、练习等方式,逐步掌握竖式的正确书写和计算方法,但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小数点位置确定不准确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练习和辅导🧐。
标签: #五年级竖式书写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