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粘土动物与恐龙手工教案

jiayaozb.com8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粘土的特性,并熟练掌握使用粘土制作简单动物和恐龙造型的基本技巧,如搓、揉、捏、压等。
  • 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根据不同动物和恐龙的特征进行造型设计。
  •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至少一件粘土动物或恐龙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动物和恐龙的外形特点、色彩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 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制作经验和创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粘土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手工艺术的热爱之情。
  • 通过欣赏和制作粘土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 引导学生了解动物和恐龙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古生物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掌握粘土制作动物和恐龙的基本造型技巧,如身体结构、四肢形态、头部特征等。
  • 学会运用不同颜色的粘土进行搭配,表现出动物和恐龙的色彩特点。
  1.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制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粘土动物和恐龙作品。
  • 掌握粘土的干燥时间和保存方法,确保作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现场示范制作粘土动物和恐龙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步骤和技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 实践操作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粘土制作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粘土作品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启发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提示、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

  1. 各种颜色的粘土若干,如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棕色等。
  2. 制作工具,如塑料小刀、剪刀、牙签、擀面杖等。
  3. 展示用的实物、图片和视频资料,如各种动物和恐龙的标本、图片、纪录片等。
  4. 用于学生作品展示的展示台或展示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1. 教师提前在教室摆放一些用粘土制作的简单动物和恐龙小摆件,如小兔子、小恐龙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神秘的小伙伴,大家看看它们是谁呀?”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粘土作品的名称。
  3. 师:“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和恐龙都是用粘土制作出来的,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粘土动物和恐龙。

(二)知识讲解(10 分钟)

介绍粘土的特性

  • 教师拿出一块粘土,向学生展示并讲解粘土的质地柔软、可塑性强、颜色丰富等特点,让学生了解粘土的基本性质。
  • 师:“粘土就像我们的魔法泥巴,只要我们发挥想象,它就能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

展示制作工具

  • 依次向学生展示塑料小刀、剪刀、牙签、擀面杖等制作工具,介绍它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 用塑料小刀可以切割粘土,用剪刀可以剪出形状,用牙签可以制作细节,用擀面杖可以将粘土擀平。

讲解动物和恐龙的外形特点

  • 利用大屏幕展示各种动物和恐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外形特征,如身体形状、四肢长短、头部大小、尾巴特点等。
  •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动物和恐龙,它们的身体是圆圆的还是长长的?四肢是粗粗的还是细细的?头部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尾巴是直直的还是弯弯的?”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加深对动物和恐龙外形特点的认识。

(三)示范制作(15 分钟)

以制作一只小恐龙为例,教师进行现场示范制作。

  • 制作头部:取一块绿色粘土,揉成一个圆球作为恐龙的头部,然后用手指在圆球上按压出眼睛、嘴巴和鼻孔的形状,再用牙签在眼睛部位扎出两个小洞作为眼睛。
  • 制作身体:取一块较大的棕色粘土,揉成椭圆形作为恐龙的身体,将头部粘贴在身体前端。
  • 制作四肢:分别取四块棕色粘土,搓成圆柱体作为恐龙的四肢,将四肢粘贴在身体下方合适的位置。
  • 制作尾巴:取一块棕色粘土,搓成细长条作为恐龙的尾巴,将尾巴粘贴在身体后端。
  • 细节处理:用塑料小刀在恐龙的背上划出一些条纹,用牙签在恐龙的身上戳出一些小孔,增加恐龙的立体感。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边制作边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如粘土的用量、造型的比例、粘贴的方法等。

  • 师:“同学们,在揉粘土的时候要注意力度,不要太用力把粘土揉坏了哦,粘贴的时候要把接口处按压紧实,不然作品容易散掉。”

(四)学生实践(20 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动物或恐龙进行制作。

  • 师:“现在轮到大家发挥自己的创意啦,你们可以选择制作小兔子、小猴子、三角龙、霸王龙等等,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学生开始动手制作,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帮助。

  • 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 对于有创意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如“你的想法真独特,这个恐龙的造型很有创意!”

(五)小组交流(10 分钟)

完成个人作品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 每个小组的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制作的动物或恐龙的特点和创意。
  • 师:“请大家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小组中间,然后轮流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设计,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小组内成员互相欣赏、评价作品,提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互相交流制作经验和技巧。

  • 师:“大家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有没有你觉得特别棒的地方?也可以给同学提提建议,帮助他把作品做得更好。”

(六)作品展示与评价(10 分钟)

  1. 每个小组推选一件最优秀的作品,展示在展示台上。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体评价,先肯定学生们的努力和创意,然后从造型、色彩、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点评。
  • 师:“同学们,你们的作品都非常精彩!每一件都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比如这个小兔子,造型很可爱,颜色搭配也很协调;还有这个霸王龙,制作得非常逼真,细节处理得很好,大家都很棒!”

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七)课堂总结(5 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粘土动物和恐龙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强调创意和想象力的重要性。

  •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用粘土制作动物和恐龙,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出色,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一些制作技巧,还发挥了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继续用粘土创造出更多有趣的作品。”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粘土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恐龙作品,并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装饰,下节课带来与同学们分享。

教学延伸

  1. 在教室的美工区投放更多的粘土和制作工具,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粘土创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组织粘土作品展览活动,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供全校师生欣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 引导学生将粘土制作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如语文、美术、科学等,开展综合性的主题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教案的实施,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粘土制作动物和恐龙的技巧,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探索科学的兴趣。🎈

标签: #粘土动物和恐龙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