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古诗《登楼》教学设计

jiayaozb.com70

古诗《登楼》教学设计

《登楼》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著名诗作,通过描绘登楼远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篇目,以下是一份关于《登楼》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提升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掌握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情感的分析。

难点:诗歌艺术手法的把握,诗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

  1. 播放背景音乐:选用与古诗意境相符的音乐,如古筝曲《高山流水》。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它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3. 引出主题: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登楼》,感受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 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提问: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 :诗歌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细读诗歌,深入理解

  1. 逐句分析:引导学生逐句分析诗歌,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 提问:“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

拓展延伸

  1. 背景介绍: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2. 艺术手法分析: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诗歌中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与作业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诗人情感。
  2. 作业:课后背诵《登楼》,并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登楼》这首诗,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