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祭十二郎文微课教学设计

jiayaozb.com9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 引导学生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如“孤”“所怙”“薨”“比”“就”“殁”等字词,以及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
  •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亡侄十二郎的深切悼念之情以及叔侄之间的真挚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抒情基调,感受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
  • 利用微课的形式,以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珍贵,珍惜身边的亲人,增强对亲情的珍视和感恩之情。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 体会作者对十二郎的深情,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
  1. 教学难点
  • 理解作者复杂情感的表达以及这种情感背后所蕴含的人生感慨。
  • 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情感力量,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情感氛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 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文本内容和情感。
  3.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培养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同学们,亲情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情感之一,它如温暖的阳光,照亮我们的生活;又如潺潺的溪流,滋润我们的心田,我们将走进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一同感受他对亡侄十二郎那份深沉而真挚的情感。(播放一段轻柔舒缓的音乐,营造氛围)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气势雄浑,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本文是韩愈为悼念侄子韩老成而作,十二郎与韩愈自幼相依为命,感情深厚,命运无常,十二郎突然离世,这给韩愈带来了巨大的悲痛,在这篇祭文中,韩愈倾诉了对十二郎的深切怀念、悔恨和自责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 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文章的情感基调。
  3. 思考:文章围绕十二郎的去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文章饱含着作者对十二郎的痛悼之情、自责之意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四)文言知识讲解(10分钟)

  1. 重点实词
  • 孤:幼年丧父。
  • 所怙:指所依靠的父亲(其实也包括母亲),怙,依靠。
  • 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
  • 比:等到。
  • 就:接近,靠近。
  • 殁:死。
  1. 重点虚词
  • 之: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等。
  • 其:代词,指代人或事物;语气词,表揣测、反问等语气。
  • 以:因为;用。
  1. 特殊句式
  • 宾语前置:“惟兄嫂是依”(“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应为“惟依兄嫂”)。
  • 状语后置:“吾佐董丞相于汴州”(应为“吾于汴州佐董丞相”)。

通过微课中的例句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用法及意义,设置一些小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

(五)文本研读,体会情感(10分钟)

  1. 文章开篇为何从家世写起?明确:从家世写起,追述自己的身世和十二郎的身世,强调叔侄二人从小相依为命,感情深厚,为下文抒发对十二郎的悼念之情做铺垫。
  2. 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作者对十二郎去世的悲痛之情?“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这段文字回忆了与十二郎相依为命的经历,充满了对往昔生活的眷恋和对十二郎的思念。又如:“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作者连用两个“不”字,强烈地表达了对十二郎去世的悲痛和自责,最后向天呼喊,尽显内心的悲恸。
  3. 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有哪些变化?起初,回忆与十二郎的过往,充满了温馨和眷恋;听闻十二郎去世的噩耗,悲痛欲绝;在悲痛中不断自责;对人生无常发出深沉的感慨,情感层层递进,真挚动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感悟,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艺术特色分析(5分钟)

  1. 情真意切:作者在文中直抒胸臆,将对十二郎的思念、悲痛、自责等情感毫无保留地倾泻出来,感人至深。
  2. 行文自然:文章没有刻意雕琢,而是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以家常语写家常事,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3. 对比映衬:通过回忆与十二郎的过往,与十二郎的突然离世形成对比,更突出了作者的悲痛之情。

(七)课堂小结(3分钟)

同学们,《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千古祭文名篇,韩愈用他饱含深情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叔侄之间真挚深厚的情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残酷😢,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文言知识,更体会到了亲情的珍贵,希望大家能珍惜身边的亲人,用心去感受这份温暖的情感。

(八)课后作业(2分钟)

  1. 背诵课文。
  2. 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微课教学,学生对《祭十二郎文》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朗读、问题引导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但在文言知识的讲解上,可能部分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巩固练习,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对薄弱环节的辅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知识,体会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

标签: #祭十二郎文微课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