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能随便给陌生人打电话📞。
- 学说故事中的对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的安全观念🛡。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熟悉故事内容,理解不能随便给陌生人打电话的道理。
- 能够清晰、准确地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 难点
- 引导幼儿将故事中的道理内化为自我保护意识,并在生活中自觉遵守。
教学方法
- 直观演示法: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等,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 角色扮演法: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境,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 提问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
-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打电话的生活经验。
- 物质准备:
- 《小老鼠打电话》的故事图片、动画视频🎬。
- 小老鼠、小花猫的头饰若干👑。
- 玩具电话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 教师播放一段电话++,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声音呀🧐?”引导幼儿回答是电话++。
- 教师继续提问:“你们打过电话吗📞?都给谁打过电话呀?”鼓励幼儿积极分享自己打电话的经历。
(二)基本部分
讲述故事
- 教师出示故事图片,开始讲述故事《小老鼠打电话》:“有一只小老鼠,它可喜欢打电话啦📞,有一天,它在家里觉得很无聊,就想打电话找好朋友来玩,于是它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
- 教师边讲述边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 当讲到“笃笃笃,笃笃笃,会是谁来啦?”时,教师停顿,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猜猜会是谁来啦😃?”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 继续讲述故事,当讲到小老鼠邀请小花猫来家里时,教师提问:“小老鼠把小花猫当成了好朋友,它这样做对不对呀🧐?为什么?”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 完整讲述故事后,教师再次提问:“小老鼠为什么会把小花猫请到家里来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引导幼儿理解不能随便给陌生人打电话的道理。
观看动画视频
- 教师播放《小老鼠打电话》的动画视频,让幼儿再次欣赏故事,进一步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 观看视频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引导幼儿关注视频中的细节。
学说对话
-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故事中的对话,教师先示范说,然后引导幼儿跟着学说。
- 小老鼠说:“喂喂喂,你是小老鼠呀?”幼儿跟着说:“喂喂喂,你是小老鼠呀?”
- 采用分组学说、个别学说等方式,让幼儿熟练掌握故事中的对话。
角色扮演
- 教师给幼儿分发小老鼠、小花猫的头饰,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 一组幼儿扮演小老鼠,一组幼儿扮演小花猫,其他幼儿当观众。
- 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
- 表演结束后,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并邀请其他组幼儿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 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故事的寓意,再次强调不能随便给陌生人打电话的道理。
- 教师提问:“如果你们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打电话来,你们会怎么做呀🧐?”引导幼儿讨论并回答,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表现,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要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延伸
- 在语言区投放故事图片和头饰,让幼儿继续进行故事表演🎭。
- 引导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不能随便给陌生人打电话的话题,并制作一张安全提示卡,贴在电话机旁边📱。
注意事项
- 在角色扮演环节,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玩具电话,避免幼儿因争抢电话而发生冲突🤗。
-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 强调安全问题时,要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让幼儿明白不能随便给陌生人打电话的重要性,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标签: #小老鼠打电话小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