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动感节奏幼儿训练教案,让音乐唤醒孩子们的活力与创造力

jiayaozb.com70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类型音乐的动感节奏,了解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通过各种音乐元素,如节拍、速度、力度等,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起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理解。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动感节奏的能力,如拍手、跺脚、点头、摆动身体等,鼓励幼儿尝试创作简单的节奏型,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和音乐创造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快乐、自信和合作的情感,通过参与节奏训练,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幼儿准确感知不同音乐的动感节奏,并能用身体动作进行生动表现,引导幼儿理解节奏的基本概念,如节拍的稳定、速度的变化等。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在感受节奏的基础上,能够自主创作有创意的节奏型,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保持节奏的一致性和协调性,避免出现混乱。

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各种动感的音乐视频,展示不同的节奏特点,让幼儿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教师亲自示范身体动作,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如何表现节奏。
  2. 游戏教学法设计各种有趣的音乐游戏,如节奏接龙、节奏寻宝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节奏,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启发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提示等方式,启发幼儿思考和探索,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节奏表现。

教学准备

  1. 音乐素材准备多首不同风格的动感音乐,如流行音乐、摇滚音乐、民族音乐等,以及一些经典的节奏型示范音频。
  2. 教学道具彩色卡片、小乐器(木鱼、沙锤、手铃等)、节奏图谱、多媒体设备。
  3. 场地布置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空间,张贴一些音乐元素的图片和海报,摆放好小乐器和节奏图谱展示架。

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1. 播放一段欢快的儿童歌曲《幸福拍手歌》,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跟着音乐拍手、跺脚,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提问幼儿:“刚才我们跟着音乐做了哪些动作呀?你们觉得音乐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幼儿说出对音乐节奏的初步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动感节奏。

(二)节奏感知(10 分钟)

  1. 播放一首节奏感强烈的流行音乐,如《卡路里》,让幼儿闭上眼睛安静地聆听,感受音乐中强烈的节拍和动感的旋律。
  2. 听完音乐后,教师提问:“这首音乐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活力?你们有没有感觉到身体也想跟着动起来?那我们一起来找找音乐里最明显的节奏吧!”
  3. 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引导幼儿用拍手的方式跟随音乐的节奏,感受节拍的强弱变化,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节奏,如“哒哒哒 哒哒哒”,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
  4. 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听音乐时身体的感受,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节奏的特点,如快、慢、有力、轻快等。

(三)节奏表现(15 分钟)

  1. 教师示范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节奏型,用拍手表示四分音符(X),用跺脚表示八分音符(XX),用点头表示十六分音符(XXX X)等。|节奏型|动作示范||:--:|:--:||X|拍手||XX|跺脚||XXX X|点头、拍手
  2. 教师播放一段节奏示范音频,引导幼儿根据听到的节奏用身体动作进行模仿,先从简单的节奏型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3.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节奏型,用身体动作进行合作表演,小组内成员可以互相交流和调整,确保节奏的一致性。
  4. 每组幼儿依次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节奏表演,其他小组的幼儿认真倾听和观看,并给予掌声鼓励,教师对每组表演进行点评,肯定幼儿的表现,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四)节奏创作(20 分钟)

  1. 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些彩色卡片,上面标有不同的节奏符号,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让幼儿自由组合卡片,创作自己喜欢的节奏型。
  2.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尝试用不同的节奏符号创造出独特的节奏模式,他们可以自己创编,也可以和身边的小伙伴一起合作创编。
  3.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创作过程,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当幼儿完成创作后,教师可以请他们向大家介绍自己创编的节奏型。
  4. 挑选几个有创意的节奏型,让幼儿用小乐器(木鱼、沙锤、手铃等)为自己创编的节奏配乐,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节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小乐器,如用木鱼表示强拍,用沙锤表示弱拍等。

(五)节奏游戏(15 分钟)

  1. 节奏接龙教师先给出一个节奏型,如“X XX XXXX”,请一名幼儿重复这个节奏型,然后再创编一个新的节奏型传递给下一名幼儿,依次类推,进行节奏接龙游戏,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节奏感和反应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 节奏寻宝在教室的各个角落隐藏一些节奏图谱,上面标有不同的节奏型,让幼儿分组进行寻宝游戏,找到节奏图谱后,用身体动作表现出上面的节奏型,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这个游戏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幼儿在寻找和表现节奏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总结与拓展(5 分钟)

  1.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不同的节奏型、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节奏创作和节奏游戏等,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感受音乐的节奏,可以跟着喜欢的音乐跳舞、唱歌,或者用身边的物品自制小乐器,为自己创作的节奏配乐。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欣赏一首节奏感强的音乐,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出音乐中的节奏。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动感节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参与度,能够用身体动作准确地表现出不同的节奏型,并发挥想象力创编出了富有创意的节奏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让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幼儿在节奏创作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让每个幼儿都能在音乐节奏的世界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标签: #动感节奏幼儿训练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