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告别母校教学设计

jiayaozb.com9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回顾在母校的成长历程,清晰地描述母校的校园环境、特色活动、老师和同学等方面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
    • 熟练掌握不同文体(如记叙文、散文、诗歌等)在表达“告别母校”情感时的写作特点和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文体进行创作。
    • 学会运用丰富的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优美的语言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提高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在母校的点滴,拓宽写作思路。
    • 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选材、构思、起草、修改等写作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母校的深深眷恋和感恩之情,让学生珍惜在母校的时光,铭记母校的培育之恩。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勇敢追求梦想,为母校争光。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回忆在母校的难忘经历,选取典型事例进行生动描写,表达真挚情感。
      • 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使文章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2. 教学难点
      • 如何启发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细微感动,将其转化为文章中的精彩内容,避免写作内容的平淡和空洞。
      • 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巧妙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母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温馨、感人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回忆在母校的美好时光。
      2.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互相启发,拓宽写作思路。
      3.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读写结合法: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告别母校”主题范文,分析其写作特点和技巧,然后进行模仿写作,在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播放一段充满校园生活画面的视频,视频中展现母校的校园景色、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发言的场景、操场上的体育活动、文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片段。
      2.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看到这些熟悉的画面,你们想到了什么?是不是想起了在母校度过的那些美好的时光?”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母校的初步印象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告别母校。

      (二)回顾与交流(10分钟)

      1. 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回忆在母校的点点滴滴,包括校园的一草一木、老师的教诲、同学之间的趣事等。
      2. 请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或一个瞬间,并思考这件事或瞬间为什么会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
      3.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适时提问,进一步挖掘细节,丰富交流内容,当学生分享在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光的经历时,教师可以问:“当时比赛的情况是怎样的?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同学们的反应如何?”通过这样的提问,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为写作积累素材。

      (三)写作指导(15分钟)

      1. 文体选择
        • 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几种文体在表达“告别母校”主题时的特点和优势。
        • 记叙文:可以通过讲述一件具体的事情来展现自己在母校的成长和收获,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和人物的刻画,以情动人,可以写一次难忘的课堂经历、一次与同学的合作活动等。
        • 散文:形式较为自由,可以围绕母校的多个方面展开描写和抒情,表达对母校的眷恋之情,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如朱自清的《背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打动读者。
        • 诗歌: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抒++感,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可以选择分行排列的形式,表达对母校的赞美、感恩或不舍。“母校啊,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灯塔/照亮我成长的每一段路/如今我即将远航/却永远忘不了你的模样。”
        •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文体来表达“告别母校”的主题。
      2. 写作思路
        • 以记叙文为例,引导学生梳理写作思路:
          • 开头:可以直接点明主题,如“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即将告别母校,心中满是不舍”;也可以通过回忆校园的某个场景引入,如“每当我走过母校的操场,总会想起那些在这里奔跑、欢笑的日子”。
          • 中间:详细叙述一件或几件难忘的事情,注意运用细节描写,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环境的描写等,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要表达出自己在这些经历中的情感变化,如快乐、感动、难过等。
          • :总结全文,再次抒发对母校的眷恋和感恩之情,如“母校,你是我永远的家,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你的培育之恩”。
        • 对于散文和诗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母校的校园风貌、师生情谊、成长历程等方面展开联想和想象,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
        • (四)范文赏析(15分钟)

          1. 展示一篇优秀的“告别母校”主题记叙文范文,如《难忘母校情》。
            • 让学生默读范文,思考以下问题:
              • 文章写了哪些难忘的事情?这些事情是如何体现作者对母校的感情的?
              • 作者在描写人物和场景时运用了哪些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是如何呼应的?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范文的理解和感悟。
            •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全班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如选材的典型性、细节描写的运用、情感的真挚表达等。
            • (五)学生写作(20分钟)

              1.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文体和确定的写作思路,开始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思路不清晰、内容空洞、语言表达不流畅等,并给予个别指导。
              2.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写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引导他们从回忆中寻找素材,逐步完成作文。

              (六)写作交流与分享(10分钟)

              1. 完成初稿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每个学生在小组内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修改建议。
              2. 小组交流结束后,每组推选一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全班展示,展示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评价可以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提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共同学习和提高。
              3.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和评价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鼓励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文。

              (七)课堂小结(5分钟)

              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回顾与交流、写作指导、范文赏析、学生写作、交流与分享等环节。
              2. 强调“告别母校”是一个充满情感的主题,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写作,真实地表达自己对母校的眷恋、感恩和不舍之情,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的培育之恩。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课堂上老师和同学的建议,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将修改后的作文工整地誊写在作文本上。

              教学资源

              1. 多媒体课件,包含母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以及优秀的“告别母校”主题范文。
              2. 黑板、粉笔。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写作活动,回忆起在母校的许多美好时光,并尝试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读写结合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写作方法,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写作时仍然存在思路不够开阔、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指导,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关注还可以更加细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写作能力上有所提高,总体而言,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

              标签: #告别母校 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