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 能运用小数乘小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 经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 教学难点
- 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
- 口算:0.5×3 = 0.12×4 = 0.25×4 = 1.5×0.2 =
- 提问: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情境导入
-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花坛,长 2.4 米,宽 0.8 米。
- 提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4×0.8 =
(二)探究新知
- 初步探究
- 引导学生估算:2.4×0.8 的积大约是多少?
- 学生思考后回答:把 2.4 看作 2,0.8 看作 1,2×1 = 2,2.4×0.8 的积大约是 2。
- 提问:准确的积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乘小数。(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 算理探究
- 引导学生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
- 提问:2.4 米 = 24 分米,0.8 米 = 8 分米,24×8 = 192(平方分米)。
- 思考:192 平方分米怎样转化成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呢?
- 学生讨论后回答:因为 1 平方米 = 100 平方分米,192 平方分米 = 1.92 平方米。
- 教师结合竖式讲解算理:
- 4 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 24× 0.8 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 × 8192 缩小到原来的 1/100 1.92
- 强调: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 总结算法
- 引导学生回顾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过程,总结计算方法。
- 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 强调: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 0 补足,再点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 基础练习
- 完成教材“试一试”:5.4×1.07 = 0.45×0.6 =
-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强调计算过程和小数点的位置。
-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 提高练习
- 完成教材“练一练”第 1 题:根据 148×23 = 34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14.8×23 = 148×0.23 = 1.48×23 = 148×2.3 =
-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一说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 完成教材“练一练”第 2 题:列竖式计算。0.32×1.2 = 0.8×0.56 = 2.8×0.65 =
- 学生分组计算,互相检查,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 拓展练习
- 完成教材“练一练”第 3 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3.2 米,宽是 2.8 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 指名汇报解题思路和计算过程,集体评价。
(四)课堂小结
-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和积的小数位数。
(五)布置作业
- 教材“练一练”第 4、5 题。
- 思考:小数乘小数与小数乘整数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但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针对性练习,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标签: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冀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