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北人食菱教学设计

jiayaozb.com6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北人食菱》,积累文言词汇,如“仕”“啖”“或”“曰”“并壳”等。
    • 理解文章大意,能够准确翻译重点句子,如“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水平。
    • 引导学生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使学生明白做人要诚实,不能不懂装懂,否则会闹出笑话。
    •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
      • 理解文章内容,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2. 教学难点
    3. 引导学生领会文中所揭示的道理,并能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悟。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2. 讲授法:讲解重点字词、句式和文章大意,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5 分钟)

      1.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吃水果,其中有一个北方人从来没见过菱角,他看着面前的菱角,心想:这东西怎么吃呢?只见他拿起一个菱角,连壳一起放进嘴里嚼了起来,其他人看到后都很惊讶,纷纷问他:“你怎么连壳一起吃呀?”他却一本正经地说:“我当然知道啦,连壳吃可以清热解毒呢!”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北方人的做法怎么样😜?
      2.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看法。
      3. 老师总结:这个北方人因为不懂装懂,闹出了笑话,其实呀,在古代也有类似这样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北人食菱》,看看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二)背景介绍(3 分钟)

      1. 《北人食菱》出自明代江盈科所著的《雪涛小说》,这本书是一部文言小说集,里面收录了许多有趣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2. 作者江盈科,字进之,号绿萝山人,明代桃源(今湖南桃源县)人,他一生著述颇丰,其作品风格幽默诙谐,寓意深刻,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相信会对我们理解这篇文章有所帮助😃。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
        • 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和停顿,感受文言文的节奏。
        • 教师范读: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停顿不当之处。
      3. 指名朗读
        •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评价朗读情况,重点评价字音是否准确、停顿是否恰当。
        • 教师针对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示范,再次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仕(shì)”“啖(dàn)”“或(huò)”“曰(yuē)”“并壳(bìng ké)”等。
      4. 全班齐读
      5. 要求声音洪亮、整齐,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四)疏通文意,理解内容(20 分钟)

        1. 学生对照课++释,自主翻译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2. 小组合作交流
          • 每个小组讨论疑难问题,尝试共同解决。
          • 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全班交流
          • 小组代表提出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答。
          • 教师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句子:
            • 字词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生”,出生;“识”,认识。
              • “仕于南方”:“仕”,做官;“于南方”,在南方。
              • “席上啖菱”:“席上”,在酒席上;“啖”,吃。
              • “并壳入口”:“并”,一起。
              • “或曰”:“或”,有的人。
              • “食菱须去壳”:“食”,吃;“须”,需要。
              • “其人自护其短”:“护”,掩饰;“短”,短处,缺点。
              • “欲以去热也”:“欲”,想要;“以”,用来。
              • “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坐”,因为;“强”,勉强。
            • 句子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翻译: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翻译:菱角生长在水中, (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把自己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 结合重点字词和句子,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大意。
              • 请几位同学分别讲述,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补充完善。
              • 教师总结文章大意:本文讲述了一个北方人在南方做官,吃菱角时连壳一起吃,还不懂装懂说自己这样做是为了清热解毒,甚至说北方的山上到处都有菱角的故事,讽刺了那些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的人。

              (五)深入探究,体会道理(12 分钟)

              1.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 文中的北方人为什么会闹出笑话?
                •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 对于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北方人的行为和语言分析,得出他因为不认识菱角却不懂装懂,所以才会闹笑话。
                • 对于第二个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总结归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不要不懂装懂,否则就会像文中的北方人一样,闹出笑话,自欺欺人,我们应该实事求是,有不懂的问题就要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3. 联系生活实际
                • 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不懂装懂的事情发生,自己当时是怎么做的,现在又有什么想法。
                • 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并能从中受到启发,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六)朗读背诵,积累巩固(8 分钟)

                1.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个人朗读、男女赛读、小组齐读等,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2. 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 结合文章的结构和关键词,帮助学生梳理背诵思路,先记住故事的起因“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再依次回忆吃菱角的过程和结果,以及最后揭示的道理等。
                  • 学生自由背诵,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 指名背诵,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对背诵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七)课堂小结(5 分钟)

                  1.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说一说自己学到了什么。
                  2.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文言文《北人食菱》,通过朗读、翻译、理解和探究,我们不仅积累了文言词汇,理解了文章的大意,还明白了做人要诚实、不能不懂装懂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牢记这个道理,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

                  (八)布置作业(2 分钟)

                  1. 背诵并默写《北人食菱》。
                  2.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3. 阅读《雪涛小说》中的其他故事,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训练,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文言文的韵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时,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给予学生更充分的思考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传承古代文化。

                  标签: #《北人食菱》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