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蜡烛的基本成分和燃烧原理。
- 掌握自制彩色蜡烛的材料准备和制作步骤。
- 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为蜡烛添加颜色,如使用色素、彩色蜡笔等。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 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 让学生在制作彩色蜡烛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 教学重点
- 掌握自制彩色蜡烛的具体制作方法和技巧。
- 确保制作过程的安全,特别是在涉及到加热等操作时。
- 教学难点
- 如何使蜡烛颜色均匀,避免出现颜色分层或沉淀现象。
-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彩色蜡烛。
- 讲授法:讲解蜡烛的成分、燃烧原理以及自制彩色蜡烛的基本理论知识。
- 演示法:教师亲自演示自制彩色蜡烛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彩色蜡烛,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培养能力。
-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彩色蜡烛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 教师提前准备好一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蜡烛,展示给学生看,引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看到的蜡烛都是什么颜色的呀🧐?
- 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出各种各样颜色漂亮的蜡烛呢🎈?
-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自制彩色蜡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
- 蜡烛的成分和燃烧原理
- 讲解蜡烛主要由石蜡和烛芯组成,石蜡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 利用简单的化学知识解释蜡烛燃烧的原理:蜡烛燃烧时,石蜡受热熔化,在烛芯的毛细作用下,液态石蜡上升到烛芯顶端,被点燃后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量🔥。
- 通过图片或动画展示蜡烛燃烧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 自制彩色蜡烛所需材料
- 准备适量的石蜡(可以根据制作蜡烛的数量选择合适的量)。
- 彩++素或彩色蜡笔(用于为蜡烛添加颜色)。
- 烛芯(可以在文具店或网上购买专门用于制作蜡烛的烛芯)。
- 模具(如纸杯、纸盒、各种形状的塑料容器等,用于塑造蜡烛的形状)。
- 加热工具(如酒精灯、蜡烛加热器等)。
- 其他辅助工具(如搅拌棒、镊子等)。
- 准备工作
- 将模具洗净并擦干,确保内部没有水分,以免影响蜡烛的成型。
- 根据模具的大小,裁剪合适长度的烛芯,将烛芯一端固定在模具底部的中心位置,可以使用胶水或细铁丝缠绕固定。
- 熔化石蜡
- 将适量的石蜡放入耐热容器中,如烧杯或金属罐。
- 使用酒精灯或蜡烛加热器对容器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石蜡,使其受热均匀,加快熔化速度,注意加热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烫伤。
- 当石蜡完全熔化后,移开热源,让石蜡稍微冷却一下,温度大约降至 60 - 70℃左右(可以用手触摸容器外壁感觉温度,以不烫手为宜),此时的石蜡流动性较好,便于添加色素和搅拌均匀。
- 添加颜色
- 根据个人喜好,向熔化的石蜡中滴入适量的彩++素,或者用彩色蜡笔在石蜡表面涂抹,然后迅速搅拌均匀,使颜色充分融入石蜡中,搅拌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产生过多气泡。
- 可以通过多次添加颜色或调整色素的比例,来获得理想的颜色效果🌈。
- 倒入模具
- 将搅拌好的彩色石蜡缓慢倒入模具中,注意不要倒得太满,留出一定的空间,防止蜡烛溢出。
- 倒入过程中尽量避免石蜡接触到模具边缘,以免影响蜡烛的外观,如果不小心有石蜡沾到模具边缘,可以用湿布轻轻擦拭掉。
- 等待凝固
- 将装有彩色石蜡的模具放置在平稳的地方,等待石蜡自然冷却凝固,这个过程可能需要 1 - 2 小时,具体时间取决于模具的大小和石蜡的厚度。
- 在等待过程中,可以提醒学生观察蜡烛凝固过程中的变化,如石蜡从液态逐渐变为固态的状态变化等。
- 脱模
- 当蜡烛完全凝固后,小心地将模具拆开,取出自制的彩色蜡烛,如果蜡烛与模具粘连较紧,可以轻轻拍打模具外壁,或者将模具放入温水中浸泡一会儿,使其更容易脱模。
- 用镊子或剪刀将烛芯修剪至合适的长度,一般露出蜡烛表面 1 - 2 厘米即可。
- 分组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5 人,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套完整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 小组讨论与设计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确定想要制作的蜡烛颜色和形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可以制作出各种独特的形状,如动物形状、花朵形状等,或者设计出有趣的图案。
- 每个小组制定制作计划,明确分工,确保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的任务。
- 制作过程
- 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和方法,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彩色蜡烛的制作,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和指导。
-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特别是在使用加热工具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制作出具有个性的彩色蜡烛。
- 作品展示
每个小组将制作好的彩色蜡烛放在展示台上进行展示,让学生们互相欣赏和交流,分享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创意灵感。
- 评价
-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蜡烛的颜色均匀度、形状美观度、制作工艺以及创意等方面。
- 先让学生们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说说自己和小组同学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然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们的努力和创意,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 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精美外观奖等多个奖项,并为获奖小组颁发小奖品,以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和创新。
(六)课堂总结(5分钟)
-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蜡烛的成分和燃烧原理、自制彩色蜡烛的材料和制作步骤等。
-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在制作彩色蜡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和关键技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手工制作项目,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延伸
- 让学生回家后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蜡烛,如使用废弃的玻璃瓶作为模具,制作出独特的玻璃蜡烛。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制彩色蜡烛的方法,例如如何使颜色更加持久、如何提高蜡烛的质量等,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实践。
- 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蜡烛创意展览活动,将大家制作的彩色蜡烛以及相关的创意设计展示出来,供更多同学欣赏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艺术创造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自制彩色蜡烛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实践操作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自制彩色蜡烛的技能,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和小组合作法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实际操作的体验,全面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在相互交流和协作中,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对颜色的调配和均匀度把握不够准确,导致蜡烛颜色出现分层或不均匀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这方面的指导,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和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巧。
在时间把控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在学生实践环节,由于每个小组的制作进度不同,导致整体时间有些紧张,部分小组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创作和展示。
总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仍有一些地方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更加愉快和高效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综合素质。
标签: #自制彩色蜡烛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