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猴子捞月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创作出独特的美术作品。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猴子捞月的民间故事
水彩、彩铅、画笔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步骤:
🌟导入环节
- 教师讲述《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 提问:猴子为什么要捞月亮?月亮在故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观察与讨论
- 教师展示月亮、猴子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形状、颜色以及猴子的特点。
- 引导幼儿讨论:猴子捞月亮的场景是怎样的?我们可以用哪些颜色来表现?
🌟绘画实践
- 教师分发绘画工具和材料,讲解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
-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出猴子捞月的场景,如:猴子站在河边,望着天空中的月亮,月亮倒映在水中,水中的月亮与天上的月亮相连等。
🌟作品展示与评价
-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美术活动,幼儿在观察、讨论、绘画等环节中,不仅了解了《猴子捞月》的故事,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在创作过程中,幼儿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意,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描绘出独特的画面,本次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幼儿的美术兴趣培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