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制作面包的教学设计

jiayaozb.com11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面包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 熟练掌握面包制作所需的材料、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 准确按照步骤制作出美味、外形良好的面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巧。
    • 在小组合作制作面包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 引导学生观察面包制作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烘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 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面包制作的工艺流程,包括面团的搅拌、发酵、整形、烘烤等环节。
      • 准确掌握各环节的操作要点和时间控制。
    2. 教学难点
      • 如何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技巧,如面团的揉面手法、发酵的程度判断等,以确保面包的质量。
      • 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制作方法,解决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面包制作的理论知识,如原理、材料、工具等。
      2. 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面包制作的全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3.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面包,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4.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面包制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材料:高筋面粉、酵母、糖、盐、鸡蛋、牛奶、黄油等。
      2. 工具:电子秤、量杯、搅拌盆、打蛋器、厨师机、烤盘、油纸、烤箱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面包制作视频、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1.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精美的面包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喜欢吃面包,有没有尝试过自己制作面包,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制作面包。

      (二)知识讲解(10 分钟)

      1. 面包制作的基本原理
        • 向学生讲解面包是通过面粉中的面筋蛋白在酵母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作用下形成网络结构,从而使面团膨胀发酵,再经过烘烤而成。
        • 结合图片和简单的动画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包制作的原理。
      2. 所需材料及作用
        • 依次介绍高筋面粉、酵母、糖、盐、鸡蛋、牛奶、黄油等材料在面包制作中的作用。
        • 高筋面粉是形成面筋的主要原料;酵母是发酵的关键,能使面团膨胀;糖为酵母发酵提供能量;盐可以调节面筋的韧性;鸡蛋增加面团的韧性和营养价值;牛奶增加面团的水分和奶香味;黄油使面包更加柔软、滋润,具有丰富的口感。

        (三)工具介绍(8 分钟)

        1. 展示电子秤、量杯、搅拌盆、打蛋器、厨师机、烤盘、油纸、烤箱等制作面包所需的工具。
        2. 分别介绍每种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电子秤用于精确称量各种材料的重量;量杯用于量取液体材料;搅拌盆是混合材料的容器;打蛋器用于搅拌材料,使它们充分混合;厨师机则可以更高效地搅拌面团;烤盘用于放置面包进行烘烤;油纸可以防止面包在烘烤过程中粘在烤盘上;烤箱是烘焙面包的关键设备,通过高温使面包成熟。

        (四)制作步骤演示(15 分钟)

        1. 教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面包制作的现场演示:
          • 材料准备:按照配方准确称量好各种材料,将面粉倒入搅拌盆中,在面粉中间挖一个小坑,放入酵母、糖、盐。
          • 搅拌面团:先加入鸡蛋和牛奶,用打蛋器搅拌成絮状,然后用手揉成面团,如果面团较干,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牛奶,接着将面团转移到撒有面粉的案板上,继续揉至面团光滑有弹性,如果使用厨师机,将材料放入厨师机中,选择合适的搅拌档位,搅拌至面团达到扩展阶段。
          • 第一次发酵:将揉好的面团放入一个大碗中,盖上保鲜膜,放置在温暖的地方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至面团体积膨胀两倍大,可以通过手指蘸面粉在面团上戳一个洞,如果洞口不回缩、不塌陷,说明发酵完成。
          • 排气整形: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放在案板上轻轻按压排气,然后将面团分成所需的份数(如制作小面包可以分成每个 50 克左右的面团),将每份面团搓成圆形,放入烤盘,用手轻轻按压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面片,然后包入馅料(如果需要),最后收口捏紧,搓成圆形或其他形状。
          • 第二次发酵:将整形后的面包放入烤箱中,在烤箱底部放一碗热水,制造一个温暖湿润的环境,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至面包体积膨胀约 1.5 倍大。
          • 烘烤:预热烤箱至合适的温度(一般为 180℃左右),将发酵好的面包表面刷上一层蛋液(可选),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烘烤,烘烤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面包的颜色和状态,根据面包的大小和烤箱的功率调整烘烤时间,一般烘烤 15 - 20 分钟左右,直到面包表面金黄、熟透。
          • 出炉冷却:面包烘烤完成后,取出放在晾网上晾凉。
        2. 在演示过程中,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如揉面的手法、发酵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烘烤的时间和温度把握等。
        3. (五)学生实践操作(20 分钟)

          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5 人。
          2. 给每个小组发放制作面包所需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进行面包制作。
          3. 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和纠正,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不同形状和口味的面包。

          (六)问题解决与讨论(10 分钟)

          1. 组织学生讨论在制作面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面团发酵不起来、面包烤焦了、面包口感过硬等。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团发酵不起来可能是酵母过期、水温不合适、发酵环境温度过低等原因;面包烤焦了可能是烤箱温度过高、烘烤时间过长等原因;面包口感过硬可能是面粉筋度不够、水分不足、烘烤温度过高、发酵时间不够等原因。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七)作品展示与评价(7 分钟)

          1. 每个小组将制作好的面包放在展示台上,进行展示。
          2.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说说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小组评价则是让小组成员互相评价面包的外观、口感、制作工艺等方面,评选出小组内制作得最好的面包。
          3.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八)课堂总结(5 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面包制作的基本原理、材料、工具、制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2. 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尝试制作面包,不断提高自己的烘焙技能。
          3. 引导学生思考面包制作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回家后为家人制作面包,进一步巩固所学技能。
          2. 开展面包制作比赛或烘焙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种类面包的制作方法,如全麦面包、法式面包、丹麦面包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制作面包的技能,还在实践中培养了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对烘焙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希望学生们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享受烘焙带来的乐趣😃。

          标签: #制作面包的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