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 幼儿能够理解诗歌《小树叶》的内容,感受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 幼儿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 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 经验准备:幼儿已观察过树叶在不同季节的变化。
- 物质准备:
- 相关的图片,如秋天的落叶、树上残留的树叶、寒风中的树枝等。
- 轻柔的背景音乐,如班得瑞的《安妮的仙境》。
- 小树叶的头饰若干,制作精美的诗歌图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 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树叶律动,如摆动双手模仿树叶随风飘动,弯腰捡起树叶等动作,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引起幼儿对树叶的兴趣。
-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引导幼儿回答秋天,接着问:“秋天到了,小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呢?”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树叶在秋天的样子。
(二)基本部分
- 教师出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 展示秋天落叶的图片,问幼儿:“看看这些小树叶怎么了?它们离开了大树妈妈。”
- 出示树上残留树叶的图片,说:“还有一些小树叶还在树上,它们在和大树妈妈告别呢。”
- 最后展示寒风中树枝的图片,提问:“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后,会去哪里呢?”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表达想法。
- 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小树叶》,同时展示诗歌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 朗诵完后,教师根据图谱再次讲解诗歌,逐句解释含义。“小树叶,飘呀飘,飘在空中像小鸟。”让幼儿想象小树叶在空中飘荡的样子,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
- 引导幼儿感受诗歌中表达的情感,提问:“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它心里会难过吗?从哪里能看出来?”让幼儿体会小树叶的不舍和勇敢。
- 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朗诵诗歌,教师通过图谱和动作引导幼儿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 先一句一句地教,如“小树叶,飘呀飘”,教师示范动作,幼儿跟着做,感受诗歌的韵律。
- 然后完整地朗诵几遍,让幼儿逐渐熟悉诗歌。
- 分组朗诵诗歌,比一比哪组幼儿朗诵得最有感情,最富有韵律美,对表现出色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
-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根据诗歌内容创编动作。
- 引导幼儿思考:“小树叶在空中飘的时候还会做什么动作呢?”让幼儿自由创编。
- 邀请几位幼儿上台展示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他幼儿一起模仿,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 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给幼儿戴上小树叶的头饰。
- 一部分幼儿扮演小树叶,一部分幼儿扮演大树妈妈。
- 模仿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时的对话和动作,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诗歌内容和表演过程,再次强调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 鼓励幼儿回家后将诗歌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并和他们一起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 在美工区投放一些树叶和绘画工具,让幼儿制作与小树叶相关的手工作品,如树叶画、树叶书签等,进一步延伸活动内容。
- 在语言区投放诗歌《小树叶》的图书和相关图片,让幼儿继续朗诵和讲述诗歌。
-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活动,寻找更多不同形状、颜色的树叶,丰富幼儿对树叶的认知。
- 引导幼儿根据树叶的特点进行诗歌创编,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结束部分
活动延伸
通过这次诗歌《小树叶》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一首优美的诗歌,还在活动中锻炼了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相信这次活动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他们对诗歌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标签: #诗歌小树叶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