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变色的兔子教学设计

jiayaozb.com9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重点字词,如“变色”“惊讶”等。
  •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阅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故事进行拓展和创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让学生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深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兔子变色的奇妙过程。
  • 学习用清晰、连贯的语言复述故事。
  1. 教学难点
  • 体会故事所传达的分享的道理,并能在生活中践行。
  •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进行故事创编。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展示一张色彩鲜艳的兔子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动物呀?”引导学生回答出兔子。
  2. 接着说:“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特别有趣的关于兔子的故事,这只兔子可不一样哦,它会变色😃,你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呀?”由此引出课题《变色的兔子》。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10分钟)

  1. 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故事,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同时思考:故事里都有谁?兔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2. 读完故事后,让学生回答上述问题,教师适时总结并板书:
  • 故事角色:兔子、小猴子、小松鼠、小刺猬、小狐狸
  • 兔子变化:白→棕→黄→灰→黑

(三)精读故事,理解内容(15分钟)

分段阅读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段的含义。

  • 第一段:介绍兔子一开始是白色的,生活在雪地里,提问学生:“兔子为什么是白色的呀🧐?”引导学生明白这是兔子的保护色。
  • 第二段:小猴子看到兔子,兔子变成了棕色,讨论:“兔子为什么会变成棕色呢🤔?”让学生理解是因为周围环境变成了棕色树林。
  • 以此类推,逐段分析兔子变色的原因,感受环境对兔子颜色变化的影响。

学习重点字词

  • 教师出示“变色”“惊讶”“羡慕”等字词,带领学生认读、理解词义,并通过造句帮助学生掌握用法。“魔术师能变出各种颜色,真是太会变色了。”“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我很羡慕他有那么多玩具。”

(四)角色扮演,复述故事(20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故事中的兔子、小猴子、小松鼠等角色。
  2. 小组内讨论并练习如何用角色的语气和表情来讲述故事。
  3. 每个小组上台展示表演,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表演结束后,先让其他学生评价表演得是否生动形象,然后请表演的小组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复述进行点评,重点表扬声音响亮、表达流畅、情节完整的学生,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如语速过快、遗漏情节等。

(五)拓展延伸,故事创编(10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兔子继续遇到其他动物,或者去了不同的地方,它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小组合作创编一个新的关于变色兔子的故事。
  3.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分享创编的故事,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和评价,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肯定他们的创意和努力,同时提出一些修改建议,如丰富故事内容、增加角色对话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创编能力。

(六)总结全文,情感升华(5分钟)

  1. 与学生一起回顾故事内容和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再次强调分享的快乐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2. 提问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从变色的兔子身上学到了什么呀😃?”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总结: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像兔子一样,学会分享,同时要爱护动物,和它们友好相处,最后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一起讨论保护动物的方法。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变色的兔子》这个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故事内容,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故事创编则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个别学生在复述故事和创编故事时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总体而言,这堂教学设计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都有所收获,今后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标签: #变色的兔子 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