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秋天的怀念优质课教案

jiayaozb.com13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和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瘫痪、侍弄、憔悴”等。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母亲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的部分。
  •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研读文中的细节描写,如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体会母爱的深沉与伟大。
  • 学习运用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珍惜亲情、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深入理解文中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内涵。
  • 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情感的。
  1. 教学难点
  • 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尤其是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与怀念。
  •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珍惜亲情,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秋天落叶飘零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秋天的感受。

  •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多彩而富有诗意的季节,它有金黄的稻田,有火红的枫叶,也有丝丝的凉意,在你们眼中,秋天是怎样的呢🧐?

引出课题《秋天的怀念》,提问学生看到这个标题会想到什么。

  •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标题就叫做《秋天的怀念》,大家看到这个标题,脑海中有没有浮现出一些画面或者疑问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思考并回答问题:
  • 文章围绕“我”与母亲写了哪些事情?
  • 这些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研读文本,分析母亲形象(20分钟)

找出文中描写母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母亲的形象特点。

  •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 让学生分析从这句话中能看出母亲怎样的心情和性格。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 每个小组围绕母亲的形象展开讨论,分享自己找到的关键语句,并分析其背后所体现的母亲的品质。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母亲的形象特点。

  • 母亲是一个身患重病,却无微不至地关爱儿子、坚强隐忍、善解人意的伟大女性👩。

(四)体会情感,把握主旨(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母亲有着怎样的情感?

  •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愧疚、感激等复杂情感?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最能打动自己的段落,分享自己的感受。

  • 通过朗读,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与母亲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总结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回忆母亲在“我”瘫痪后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鼓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及对自己曾经不理解母亲的愧疚之情,同时也启示我们要珍惜亲情,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五)拓展延伸(5分钟)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与父母相处的点滴,以及从文中得到的启示。

  •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也都有自己的父母,他们也像文中的母亲一样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现在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一些难忘的事情,以及从这篇课文中你得到的关于亲情的启示吧👨‍👩‍👧‍👦。

推荐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加深对作者的了解。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生字词、母亲的形象、文章主旨等。
  2. 强调亲情的珍贵,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优质课的教学,学生们对《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感受到了母爱的深沉与伟大,在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讨论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复杂情感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内心的世界,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让他们更充分地分享自己的感悟,总体而言,这堂优质课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让我更加明确了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方向🌟。

标签: #秋天的怀念优质课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