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司马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传承经典,启迪智慧

jiayaozb.com110

教学设计背景

《司马光》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展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对于小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设计中,我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跨越语言障碍,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体会司马光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 学生会认“司、跌”等 5 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司、庭”等 7 个字。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背诵课文。
  3. 学生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课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 体会司马光的聪明机智,学习他沉着冷静、勇敢果断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文言文。
  •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1. 难点
  • 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 体会司马光的美好品质,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1. 趣味导入
  • 播放一段孩子们在庭院中玩耍的视频,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玩耍的时候有没有发生过意外情况?
  • 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出课题《司马光》,介绍司马光。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和停顿。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
  • 全班齐读,读得通顺、流利。
  1. 学习生字
  • 出示生字“司、跌、众、弃、持”,学生认读。
  • 分析生字的结构和笔画。
  •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规范。
  1. 理解文意
  • 学生对照注释,自己尝试理解课文大意,圈出不理解的字词。
  •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疑难问题。
  • 教师检查小组讨论情况,解答共性问题。
  • 结合注释和插图,逐句讲解课文意思,重点讲解“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等句子。
  •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1. 体会品质
  • 组织学生思考:司马光是在什么情况下砸缸救人的?其他小朋友的表现是怎样的?
  • 学生交流讨论,体会司马光的聪明机智、沉着冷静、勇敢果断。
  • 让学生说一说从司马光身上学到了什么。
  1. 朗读背诵,总结全文
  •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如分角色读、男女赛读等,达到熟读成诵。
  •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

在这堂《司马光》的教学中,有收获也有不足。

成功之处在于,通过趣味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初读课文环节,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为理解文意奠定了基础,在理解文意时,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通过对故事的分析,学生较好地体会了司马光的美好品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活动,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不足之处在于,对于文言文这种特殊的文体,虽然在教学中强调了朗读和字词理解,但学生在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方面还不够深入,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时,部分学生的表达还不够准确、流畅,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文言文拓展阅读,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言文,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更加明确了文言文教学的方向和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会不断改进和完善,让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经典文化。 🌟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

标签: #司马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