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点亮心灵之光,驱散夜色恐惧—人教版下册语文夜色教案

jiayaozb.com110

教学目标

  1. 学生会认“胆、敢”等12个生字,会写“色、外”等7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黑夜的害怕,以及在爸爸的帮助下变得勇敢的心理变化。
  4. 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中“我”的心理变化,体会爸爸对“我”的关爱。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我”从害怕黑夜到不再害怕黑夜的心理转变过程,并从中受到启发。
  3.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 同学们,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游戏。(教师播放一段夜晚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虫鸣声等)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 学生分享自己听到声音后的感受和联想,引出课题《夜色》。
    3.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观察“夜”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上面一点不要忘记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 指名认读生字词,正音,重点指导“胆、敢、踪、勇”等字的读音。
      • 采用多种方式识字,如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赛读等。
      • 去掉拼音,打乱顺序让学生认读,巩固识字效果。
    3. 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 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关键人物和事件进行概括。
    5. 明确:课文主要讲了“我”原来很怕黑,后来在爸爸的陪伴下,“我”不再害怕黑夜的故事。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 学习第1、2自然段
        • 学生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思考:从这两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我”害怕黑夜的句子:“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 指导朗读,读出“我”胆小害怕的语气,通过提问“你从哪个词语能看出‘我’胆子小?”引导学生关注“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等词语,体会“我”的胆小。
        • 启发思考:你们有没有像“我”一样害怕黑夜的时候呢?当时是什么感觉?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怕黑的经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 学习第3、4自然段
        • 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爸爸做了什么?“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 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找出爸爸的动作:“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 分角色朗读爸爸和“我”的对话,体会“我”的不情愿和爸爸的鼓励,通过模仿爸爸和“我”的语气,感受当时的情境。
        • 提问:爸爸为什么要拉“我”去散步?让学生理解爸爸希望通过散步的方式帮助“我”克服对黑夜的恐惧。
      3. 学习第5、6自然段
        • 轻声朗读第5、6自然段,思考:散步时“我”看到了什么?心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我”看到的夜景的句子:“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 指导朗读,读出“我”惊讶、好奇的语气,通过展示夜晚花草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夜晚的美好,体会“我”心情的变化。
        • 提问:“我”为什么不再害怕黑夜了?引导学生理解“我”在散步过程中发现黑夜并不可怕,从而克服了恐惧心理。
      4. 总结全文
        •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害怕黑夜→不情愿散步→不再害怕黑夜。
        • 提问:从“我”的变化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适时总结:只要勇敢尝试,就能克服困难,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四)指导书写

        1. 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色、外、看、爸、晚、笑、再”。
        2.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特点。

          如“色”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巴”;“外”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夕”,右边是“卜”等。

        3. 教师示范书写,重点指导“看”“晚”“再”三个字的写法。
          • “看”:上面是“手”的变形,下面是“目”,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穿插和避让。
          • “晚”:左右结构,左边“日”字旁要写得窄一些,右边“免”的撇和横撇要写得舒展。
          • “再”:上下结构,上面的横画要短,下面的“冉”要写得紧凑,竖画要写直。
        4. 学生书空,然后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规范。
        5. (五)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自己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并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夜晚散散步,观察夜晚的景色。
          2. 开展“勇敢之星”评选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的事情,评选出班级中的“勇敢之星”,激励大家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六)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生字的学习、课文的理解、“我”的心理变化以及书写指导等。
          2. 再次强调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夜色》这篇课文有了较深入的理解,不仅认识了生字,学会了写字,还体会到了“我”从害怕黑夜到勇敢面对黑夜的心理变化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趣味导入、朗读感悟、讨论交流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我”的心理变化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更多的生活实例进行讨论,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文本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标签: #人教版下册语文夜色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