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 让幼儿了解马路上常见的交通标志和设施,知道其代表的含义。
- 知道在马路上行走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如走人行道、看红绿灯等。
技能目标
- 能够准确识别常见的交通标志,如红绿灯、斑马线、注意行人等。
- 学会正确的过马路方法,即看红绿灯,走斑马线。
情感目标
- 培养幼儿对交通安全的重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 引导幼儿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做一个文明的小市民。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设施,并理解其含义。
- 掌握正确的过马路方法。
- 教学难点
- 让幼儿将交通规则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
教学方法
-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马路上的交通情况和交通标志,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 游戏教学法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交通规则,提高学习兴趣。
- 情景教学法创设过马路的情景,让幼儿亲身体验,加深对交通规则的记忆。
教学准备
- 各种常见交通标志的图片、卡片。
- 交通安全相关的动画视频。
- 模拟马路场景的游戏道具,如塑料红绿灯、斑马线贴纸等。
教学过程
导入(3分钟)
- 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关于交通安全的儿歌《红绿灯》:“红绿灯,眨眼睛,一闪一闪要看清,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准备停一停。”通过欢快的儿歌引起幼儿对交通安全的兴趣。
- 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吗?”引导幼儿自由发言,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马路上的安全。
认识交通标志(7分钟)
教师逐一出示常见交通标志的图片,如红绿灯、斑马线、注意行人、禁止通行等,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解释其含义。
- 指着红绿灯的图片说:“看,这个像三个大眼睛的就是红绿灯,红色的灯亮起来,我们就要停下来;绿色的灯亮起来,我们就可以走;黄色的灯亮起来,我们要准备停下来。”
- 拿出斑马线的图片:“这一条条白色的线就是斑马线,我们过马路的时候要走在斑斑线上,这样才安全。”
- 展示注意行人的标志:“这个标志是提醒开车的叔叔阿姨们,这里可能会有行人,要小心哦。”
- 出示禁止通行的标志:“这个大大的红圈中间一道白杠,表示这里不能走,走过去会很危险的。”
让幼儿观察这些交通标志的形状、颜色,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些标志。
观看交通安全动画视频(8分钟)
播放一段交通安全动画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小朋友在马路上正确和错误的行为。
- 正确行为:走在人行道上,看红绿灯过马路,走斑马线。
- 错误行为: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走斑马线,闯红灯等。
视频结束后,提问幼儿:“视频里的小朋友们在马路上做了什么?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为什么?”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进一步加深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游戏:模拟过马路(10分钟)
- 在教室的地面上用斑马线贴纸贴出一条模拟马路,在一端放置塑料红绿灯。
-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推选一名幼儿当“小交警”,其余幼儿当“行人”。
- “小交警”站在红绿灯旁边,根据信号灯的变化指挥“行人”过马路。“行人”要按照交通规则,看红绿灯,走斑马线过马路。
- 对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给予表扬,对违反规则的“行人”进行纠正,并再次强调正确的过马路方法。
情景表演(7分钟)
- 创设一个情景:小兔子要去对面的森林玩耍,它来到了一条马路上。
- 请一名幼儿扮演小兔子,其他幼儿观察,小兔子在马路上一会儿跑跳,不看红绿灯,也不走斑马线。
- 表演结束后,让幼儿说一说小兔子这样做对不对,应该怎么做,然后再请一名幼儿重新表演小兔子正确过马路的情景。
总结与回顾(5分钟)
-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如常见的交通标志、正确的过马路方法等。
- 提问幼儿:“今天我们学习了马路上的安全知识,谁能说一说过马路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请幼儿积极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 强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安全小卫士。
教学延伸
- 在班级美工区投放材料,让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交通标志。
- 请家长在带幼儿外出时,引导幼儿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情况,巩固所学的交通安全知识。
注意事项
- 在游戏和情景表演环节,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碰撞等意外情况。
-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通过本次教案的实施,中班幼儿能够对马路上的安全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掌握正确的过马路方法,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幼儿的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标签: #中班马路上的安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