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让幼儿初步认识时钟,了解时钟的基本结构和用途。
- 引导幼儿学会看整点时间,能准确说出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数字。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时间观念,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认识时钟的基本结构,包括时针、分针、秒针和表盘上的数字。
- 学会看整点时间,知道时针指向数字几,分针指向12就是几时。
- 难点
- 能准确区分时针和分针的长短、粗细及行走速度的不同。
- 理解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时间知识。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游戏教学法、操作练习法
教学准备
- 各种形状、大小的时钟若干,PPT课件。
- 幼儿人手一份自制的时钟模型(可活动时针和分针)。
- 时间卡片(上面标有整点时间)若干。
教学过程
- 导入部分
- 通过播放一段幼儿早上入园、做游戏、吃午饭、午睡等活动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视频中出现的时钟,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在哪里见过时钟呀?时钟有什么作用呢?”引发幼儿兴趣,导入新课。
- 认识时钟
- 展示不同种类的时钟,引导幼儿观察时钟的外形,说说时钟是什么样子的,如:“时钟有一个圆圆的表盘,上面有数字,还有两根长长的针。”
- 利用PPT课件,详细介绍时钟的基本结构,指着时针说:“这根短短的针叫时针,它走得慢。”再指着分针说:“这根长长的针叫分针,它走得快。”让幼儿观察时针和分针的长短、粗细区别,并用手势模仿时针和分针的行走。
- 介绍表盘上的数字,按顺序从1到12引导幼儿认读,帮助幼儿了解数字在时钟上的排列规律。
- 学习看整点时间
- 利用PPT课件展示整点时间的时钟画面,如3点、6点、9点、12点等,引导幼儿观察时针和分针的指向,教师讲解:“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就是3时。
- 让幼儿用自己手中的时钟模型拨出整点时间,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操作,拨完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拨的是几时,巩固对整点时间的认识。
- 游戏活动
- “我说你拨”教师说出整点时间,幼儿用时钟模型拨出相应的时间,比一比谁拨得又快又准。
- “时间宝宝找朋友”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幼儿手中拿着一张时间卡片,教师出示一个整点时间的时钟模型,让拿着相应时间卡片的幼儿快速站出来,找到自己的“时间朋友”,看哪组幼儿反应最快。
- 巩固练习
- 完成幼儿用书或练习册上关于认识整点时间的练习题,让幼儿通过连线、填空等方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 在教室里设置一个“时间小天地”,摆放几个时钟,并在旁边张贴一些与时间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请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去观察时钟,说一说当时的时间,以及接下来要进行的活动,强化幼儿对时间的感知和运用。
- 课堂小结
- 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时钟有哪些部分组成?怎么看整点时间呢?”请幼儿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 强调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养成按时起床、睡觉、吃饭、上学等良好的时间习惯。
- 课后延伸
- 请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玩有关时间的游戏,如让幼儿记录自己一天的活动时间,或者家长说出时间,让幼儿在时钟上拨出来。
- 让幼儿观察家里的电子时钟、挂钟、手表等不同类型的计时工具,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拓展幼儿对时间的认识。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让大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时间,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标签: #认识时钟大班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