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石灰吟》。
-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意境,感受诗人于谦借石灰表达的高尚品格。
-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理解诗句含义,把握诗歌主旨。
-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 难点体会诗人借石灰所表达的坚贞不屈、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并能将这种情感融入朗读与理解之中。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3 分钟)
- 同学们,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代诗歌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一首明代诗人于谦创作的古诗——《石灰吟》。(板书课题,简单介绍作者于谦)
- 看到“石灰吟”这个题目,大家猜猜看,这首诗可能会写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兴趣)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5 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读音是否正确,节奏是否恰当。
- 全班齐读,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理解诗句意思(12 分钟)
逐句讲解诗句意思
- “千锤万凿出深山”
- 引导学生思考:从这句诗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 讲解:石灰石经过无数次的锤击开凿,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这一句体现了石灰获取之艰难。
- “烈火焚烧若等闲”
- 提问:“烈火焚烧”石灰石会发生什么变化?“若等闲”又是什么意思?
- 讲解:石灰石经过烈火焚烧后变成了生石灰,但对于石灰来说,这好像是很平常的事情,这里突出了石灰面对磨难时的从容不迫。
- “粉骨碎身浑不怕”
- 思考:这句诗仅仅是在说石灰破碎的过程吗?
- 讲解:它不仅写出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粉身碎骨的情形,更表达了石灰不怕牺牲的精神。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提问:“清白”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 讲解:“清白”既指石灰洁白的颜色,又象征着诗人高尚的品格,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要把清白留在人间的志向。
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刚才的讲解,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诗句的意思,然后请几位同学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述整首诗的大意。
(四)体会诗歌意境与情感(10 分钟)
- 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仅仅是在写石灰吗?诗人于谦借石灰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和志向?
-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大家结合诗句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
- 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诗人于谦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借石灰来比喻自己,他历经千辛万苦,面对重重磨难,却毫不畏惧,始终坚守自己的高尚品格,要把清白留在人间,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清正廉洁的伟大精神。
- 带着对诗歌意境和情感的理解,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心境,教师通过范读、指导朗读节奏和语调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情感。“千锤万凿”“烈火焚烧”读得稍重,突出石灰经历的磨难;“浑不怕”“要留”读得坚定有力,表现诗人的决心。
(五)拓展延伸(8 分钟)
-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像石灰一样具有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品质的人或事物,并举例简要说明。(如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不畏惧,包拯为官清廉、铁面无私等)
- 展示一些与石灰有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石灰的制作过程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 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这种高尚品质?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想法。
(六)课堂小结(2 分钟)
-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古诗《石灰吟》的诗句意思、诗歌意境、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拓展延伸的相关内容。
- 强调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多读古诗,感受其中的魅力,汲取古人的智慧和精神力量。
(七)布置作业(课后完成)
- 背诵并默写《石灰吟》。
- 把你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写成一篇短文,字数不低于 300 字。
- 收集一首你喜欢的其他古代咏物诗,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设计意图
(一)导入环节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古代诗歌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古诗的兴趣,让学生根据题目猜测诗歌内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地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古诗环节设计意图
初读是学习古诗的基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能帮助学生扫清朗读障碍,为后续理解诗意和体会情感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指名读、全班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理解诗句意思环节设计意图
逐句讲解诗句意思,引导学生思考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文字的理解能力,结合注释和互动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意,既加深了他们对诗句的理解,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体会诗歌意境与情感环节设计意图
此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背后的含义,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的总结和朗读指导,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体会诗人的心境,使学生在朗读中融入情感,实现情感与文本的深度融合。
(五)拓展延伸环节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具有相似品质的人或事物,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视野,加深了他们对诗歌所表达品质的理解,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石灰,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高尚品质,培养了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让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六)课堂小结环节设计意图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巩固所学,强调古代诗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为后续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七)布置作业环节设计意图
背诵默写古诗能强化学生对诗歌的记忆,写短文分享对诗歌的理解感悟,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锻炼了写作能力,收集其他古代咏物诗,能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培养自主学习和积累的习惯,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持续探索兴趣。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力求让学生在学习《石灰吟》这首古诗的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更能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魅力,汲取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标签: #石灰吟教学设计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