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感知2的形成教案

jiayaozb.com160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初步感知“2”的形成,知道“1”添上“1”是“2”,理解“2”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2.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

活动重难点

  1. 重点:让幼儿初步感知“2”的形成,理解“2”的实际意义。
  2. 难点:引导幼儿在操作中理解“1”添上“1”是“2”,并能用“2”表示两个物体。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生活中数量为“2”的图片,如两个苹果、两只小鸟、两朵花等。
    • 数字卡片“1”和“2”,以及“1”和“2”的卡通形象卡片。
    • 实物教具: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玩具小熊、一个玩具小兔子、一个积木、一个拼图等。
    • 磁性黑板一块,吸铁石若干。
  2. 学具准备
    • 每位幼儿一套学具,包括两个相同颜色的圆形卡片、两个相同颜色的三角形卡片、两个相同颜色的正方形卡片、两个相同颜色的长方形卡片,以及一个小盘子。
    • 每个小组一套操作材料,包括若干个雪花片、若干个珠子、若干个小夹子、若干个回形针等。
    • 每个幼儿一张练习纸,上面画有一些空白的格子,让幼儿在格子里画数量为“2”的物体。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

    1. 情境导入
      •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数量为“1”的物体图片,如一个苹果、一只小鸟、一朵花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上物体的数量。
      •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这些图片上都有几个物体呀?”幼儿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并在黑板上贴上数字卡片“1”。
    2. 游戏导入——“数字宝宝找朋友”
      •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说:“今天数字宝宝‘1’要来找朋友啦,它的朋友数量也是1个,请小朋友们帮它找找看,谁是它的好朋友呢?”
      • 请一位幼儿从一堆实物教具中找出数量为“1”的物体,如一个橘子,放在数字卡片“1”的旁边,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看,数字宝宝‘1’找到了它的好朋友,一个橘子,它们都是1个。”

      基本部分

      1. 感知“2”的形成
        • 教师在刚才的基础上,再拿出一个苹果,放在橘子的旁边,说:“老师又拿来了一个苹果,现在一共有几个水果呀?”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2个”。
        • 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数字卡片“2”,并说:“对啦,1个橘子添上1个苹果,就变成了2个水果,所以1添上1就是2。”教师用吸铁石在磁性黑板上演示“1”添上“1”变成“2”的过程。
        • 教师再次强调:“小朋友们,1添上1就是2,2表示有两个物体。”
      2. 操作体验
        • 分发学具:教师给每位幼儿发放一套学具,包括两个相同颜色的圆形卡片、两个相同颜色的三角形卡片、两个相同颜色的正方形卡片、两个相同颜色的长方形卡片,以及一个小盘子。
        • 操作要求:教师引导幼儿将学具中的圆形卡片一个一个地放在小盘子里,先放1个,然后再放1个,观察并说一说现在盘子里一共有几个圆形卡片,用同样的方法操作三角形卡片、正方形卡片和长方形卡片,感知“1”添上“1”是“2”。
        • 幼儿操作: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说:“1添上1就是2。”
        • 分享交流:请几位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操作的,盘子里现在有几个什么形状的卡片,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
      3. 小组操作活动
        • 分组: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一套操作材料,包括若干个雪花片、若干个珠子、若干个小夹子、若干个回形针等。
        • 操作任务:教师提出操作任务,如让幼儿用雪花片拼出数量为“2”的物体,可以是两个三角形、两个正方形等;或者用珠子串出数量为“2”的项链;用小夹子夹出数量为“2”的物品;用回形针摆出数量为“2”的图案等。
        • 小组合作: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合作完成任务,并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小组的操作成果,并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小组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材料,数量是多少,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
      4. 游戏巩固——“数字宝宝蹲”
        • 游戏准备:将数字卡片“1”和“2”的卡通形象卡片分别贴在两位幼儿的胸前,作为数字宝宝“1”和数字宝宝“2”。
        • 游戏规则:教师说:“数字宝宝蹲,数字宝宝蹲,数字宝宝1蹲完数字宝宝2蹲。”胸前贴着数字卡片“2”的幼儿接着说:“数字宝宝2蹲,数字宝宝2蹲,数字宝宝2蹲完数字宝宝1蹲。”依此类推,说错或反应慢的幼儿被淘汰,最后剩下的幼儿获胜。
        • 游戏进行: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1”和“2”的认识,以及“1”添上“1”是“2”的概念。

        结束部分

        1. 总结回顾
          •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幼儿回答:“1添上1就是2。”
          • 教师再次强调:“对啦,1添上1就是2,2表示有两个物体,我们通过操作学具、小组活动和游戏,一起感知了‘2’的形成,大家都表现得很棒!”
        2. 拓展延伸
          •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数量为“2”的物体,如两个杯子、两张桌子、两个人等,鼓励幼儿用“2”来描述物体的数量。
          • 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数量为“2”的物体,并记录下来,第二天带到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2”的形成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理解,在操作活动和游戏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式自主探索知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游戏活动,也提高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个别幼儿在操作时还不够熟练,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在游戏环节中,部分幼儿过于兴奋,导致游戏秩序有些混乱,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支持,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

          教案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希望这个教案对您有所帮助!🎈

          标签: #幼儿园小班2的形成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