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评母鸡教学,反思与成长

jiayaozb.com150

《母鸡》是老舍先生的一篇佳作,通过对母鸡前后不同态度的描写,展现了母鸡的形象转变以及作者对母爱的深刻感悟,近期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母鸡》,收获颇丰,以下是基于这堂课的评课及对教学的反思。

课堂亮点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老师播放了一段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觅食的视频,视频中母鸡警惕地看着四周,呵护着小鸡的画面生动有趣😃,学生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这种直观的导入方式,不仅让学生对母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还巧妙地引出了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紧扣文本,扎实教学

  1. 字词教学扎实有效在讲解新课时,老师注重字词教学,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对于“如怨如诉”这个词,老师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然后通过播放母鸡叫声的音频,让学生感受母鸡叫声的特点,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如怨如诉”的意思,在书写指导上,老师强调了“孵”“警”等字的笔画顺序和易错点,通过示范书写,让学生在田字格中进行练习✍️,整个字词教学环节扎实有序,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扫清了障碍。
  2. 阅读教学深入细致在分析课文时,老师紧扣文本,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母鸡态度的变化,如在讲解作者讨厌母鸡的部分,老师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以及对母鸡的厌烦之情,在讲解作者对母鸡态度转变的部分,老师则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让作者发生了改变,通过对“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这些语句的深入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三)注重朗读,以读促悟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堂课中,老师充分发挥了朗读的作用,整堂课书声琅琅,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文本,有自由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有指名朗读,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和朗读节奏;有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作者和母鸡的情感变化,特别是在讲解作者对母鸡态度转变的部分,老师让学生通过朗读把那种敬佩和赞美之情读出来,学生们读得声情并茂,很好地诠释了文本的情感内涵🎵。

不足之处

(一)课堂互动形式略显单一

课堂上主要以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互动,虽然学生们回答问题积极踊跃,但互动形式相对单一,可以增加小组讨论、同桌交流等互动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对文本的拓展延伸不够

在课堂结尾,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或者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有关母爱的故事,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教学反思

(一)关于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讲解一些抽象的概念或情感时,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可以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探究🧐。

(二)关于课堂互动的反思

要注重课堂互动形式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中的角色情感,在互动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三)关于文本拓展的反思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设计相应的拓展活动,如推荐相关的书籍、影视作品,开展主题演讲、写作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通过这次听课和评课,我对《母鸡》这篇课文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多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标签: #评课 母鸡教学反思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