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歌曲长江之歌详细教案

jiayaozb.com270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长江之歌》豪迈、磅礴的气势,体会对长江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 通过聆听、哼唱、分析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特点,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切分节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演唱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尝试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感受歌曲的音乐魅力,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的豪迈气势。
  2. 教学难点
    • 体会歌曲中蕴含的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并通过演唱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 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切分节奏,能够流畅、准确地演唱。

    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播放一段长江奔腾不息的视频,画面中展示长江的壮丽景色,如波涛汹涌的江水、雄伟的三峡、两岸秀丽的风光等,同时播放一段激昂的背景音乐。
    2.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哪条河流呀?”引导学生回答出长江。
    3. 继续提问:“你们对长江有多少了解呢?谁能说一说你眼中的长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长江的认识和感受。
    4.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歌曲《长江之歌》🎵

    (二)歌曲介绍(3分钟)

    1. 向学生介绍《长江之歌》的创作背景:《长江之歌》是由胡宏伟作词,王世光作曲,是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这首歌以雄浑的气势、壮丽的语言,赞美了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以及对伟大祖国的赞美和歌颂。
    2. 简单介绍歌曲的体裁:《长江之歌》属于颂歌体裁,这类歌曲通常旋律激昂、节奏明快,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三)初听歌曲(5分钟)

    1. 播放歌曲《长江之歌》的音频,让学生安静地聆听,同时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速度和节奏。
    2. 听完歌曲后,提问学生:“这首歌曲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是豪迈的、激昂的,还是其他的?”让学生用词语描述自己的感受。
    3. 再次提问:“你们觉得歌曲的速度是快还是慢?节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速度和节奏特点。

    (四)分段欣赏与分析(12分钟)

    1. 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学生分段聆听,并思考每一段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有什么特点。
    2. 第一段:
      • 分析旋律:旋律激昂向上,具有强烈的动感,一开始就用高音区的音符展现出长江的雄伟气势。
      • 分析节奏:节奏较为紧凑,多为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增强了歌曲的动力感。
      • 分析歌词:“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歌词描绘了长江的源头和流向,赋予了长江一种宏大的时空感。
      • 教师范唱第一段,让学生感受旋律的特点,并注意演唱时的气息控制和情感表达。
    3. 第二段:
      • 分析旋律:旋律在保持激昂的基础上,更加舒展流畅,展现出长江的宽广胸怀。
      • 分析节奏:节奏与第一段相似,但在一些地方进行了变化,如出现了切分节奏,增强了歌曲的韵律感。
      • 分析歌词:“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歌词表达了长江对中华儿女的养育之恩以及它的伟大力量。
      • 教师范唱第二段,重点讲解切分节奏的演唱方法,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指挥,感受切分节奏带来的独特韵律。

      (五)学唱歌曲(15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先唱旋律,再唱歌词,在教唱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音准和节奏问题。
      2. 对于歌曲中的装饰音,如波音、滑音等,教师进行单独示范讲解,让学生模仿练习,体会装饰音对歌曲表现力的增强作用。
      3. 分组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小组内成员互相倾听、纠正,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全体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用钢琴为学生伴奏,增强演唱的效果。

      (六)情感表达与处理(8分钟)

      1. 引导学生再次深入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思考如何通过演唱将这种情感更好地展现出来。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以及在演唱中可以采用的表现手法,如力度的变化、速度的把握、声音的强弱对比等。
      3. 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并给予具体的演唱指导。
      4. 再次播放歌曲的音频,学生跟随音乐,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在演唱中体现出对长江的赞美之情,以及歌曲的豪迈气势。

      (七)拓展与创作(7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演唱,还可以用哪些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表达。
      2. 分组进行讨论和创作,如有的小组可以尝试为歌曲编配简单的舞蹈动作,有的小组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展现长江的美景,还有的小组可以创作诗歌来赞美长江等。
      3.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他小组进行欣赏和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八)课堂总结(5分钟)

      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歌曲《长江之歌》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演唱技巧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
      2. 再次强调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不仅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热爱祖国的山河,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同时也可以将今天所学的演唱技巧运用到其他歌曲的演唱中。

      教学资源

      1. 《长江之歌》的音乐音频和视频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钢琴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歌曲《长江之歌》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豪迈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视频导入、分段欣赏、小组讨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个别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把握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在小组创作活动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等,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标签: #歌曲长江之歌详细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