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点亮心灵之光,小麻雀教学设计

jiayaozb.com23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和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檐下”“烟囱”“怜悯”等。
    • 熟练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 准确概括小麻雀的遭遇和心理变化,提升阅读理解与信息提取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语感。
    •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见解,锻炼合作交流与思维能力。
    •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揣摩角色心理,增强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小麻雀的弱小与可怜,激发对弱小者的同情之心。
    • 领悟文章所传达的主题,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透彻理解小麻雀的形象以及作者对其情感。
      • 深入体会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与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感悟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帮助学生领会作者如何通过细腻描写表达情感,提升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

      1. 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感受情感。
      2. 问题引导法: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深入理解文本。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情感体验。
      4. 小组合作法: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3 分钟)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位特别的朋友。(展示小麻雀图片)瞧,它就是小麻雀,小小的身躯,却有着大大的能量,在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笔下,这只小麻雀有着怎样精彩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小麻雀》。😃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7 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 出示生字词:
        • 檐下(yán xià):房子的屋檐下面。
        • 烟囱(yān cōng):炉灶、锅炉等排烟的管道。
        • 怜悯(lián mǐn):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 学生认读,教师讲解意思,通过造句帮助理解。
      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检查朗读情况,及时纠正读音和断句错误。👍
      4. (三)精读课文,感悟内容(20 分钟)

        1. 学习第 1 - 3 自然段
          • 学生默读,思考:小麻雀是在什么情况下掉到地上的?
          • 交流回答:小麻雀是从巢里掉下来的,因为它还不会飞,对外界充满好奇,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 指导朗读:读出小麻雀的好奇与天真。
        2. 学习第 4 - 13 自然段
          • 自由朗读,思考:小麻雀遇到了哪些危险?它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小组讨论后交流:
            • 小麻雀遇到了大花猫,大花猫想吃掉它。
            • 小麻雀的心情变化:一开始是恐惧,“它拍着翅膀,身子直往下坠,好像只要一落地,就会被猫吃了似的”;接着是绝望,“它不能动弹了,只能静静地等着猫来吃它”;最后是无助,“它用哀求的目光望着我,好像在说:‘救救我吧!’”
          •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小麻雀动作、神态、心理的词句,体会其心情变化,感受它的弱小可怜。
          • 分角色朗读小麻雀和大花猫的对话,读出不同的语气。
          • 学习第 14 - 17 自然段
            • 轻声朗读,思考:“我”为什么要救小麻雀?
            • 交流回答:“我”怜悯小麻雀,不忍心看到它被猫吃掉,同时也被它的弱小和无助所打动。
            • 指导朗读:读出“我”对小麻雀的同情与关爱。
          • 学习第 18 - 20 自然段
            • 学生齐读,思考:小麻雀最后怎么样了?
            • 回答:小麻雀被“我”救了下来,它的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 教师总结:小麻雀虽然经历了危险,但最终在“我”的帮助下脱离了困境。💕

            (四)深入探究,体会情感(10 分钟)

            1. 小组讨论:文章仅仅是在写小麻雀吗?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交流分享:
              • 文章表面写小麻雀的遭遇,实则通过小麻雀来表达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关爱。
              • 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残酷,弱小者常常受到欺凌,呼吁人们要关爱弱小。
            3.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如“我顺着声音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我很可怜它,也不由得想:它从巢里掉下来多久了?”等,体会作者的情感。
            4.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小麻雀的故事中,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与力量。👏
            5.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5 分钟)

              1. 总结全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遭遇大花猫,最终被“我”救起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关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2. 拓展延伸: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弱小的动物或人?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思考后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要关爱弱小,传递爱心。

              3. 布置作业: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以“关爱弱小”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麻雀》这篇课文有了较深入的理解,感受到了小麻雀的弱小可怜和作者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哲理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标签: #高尔基小麻雀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