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诚实是一种美德💖。
- 能够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角色扮演活动,体验帮助他人和诚实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诚实的重要性🌟。
- 学习用清晰、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
- 难点
- 金斧头、银斧头和铁斧头的图片或实物道具🧰。
- 故事《金斧头银斧头》的动画视频📺。
- 准备角色扮演的头饰,如:樵夫、河神等👑。
- 教师神秘地拿出一个盒子,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物,但是在打开盒子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到盒子里是什么。”
谜语:“一把刀,顺水漂,有眼睛,没眉毛。”(谜底:斧头)
- 请幼儿猜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斧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引出故事《金斧头银斧头》。
- 教师富有感情地讲述故事《金斧头银斧头》,同时展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从前,有一个贫穷的樵夫,他每天都要到山上砍柴,然后拿到集市上去卖,有一天,樵夫像往常一样在河边砍柴,不小心把斧头掉进了河里,他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河神出现了,他问樵夫为什么哭,樵夫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河神,河神听了,决定帮助樵夫,他第一次从河里捞上来一把金斧头,问樵夫是不是他的,樵夫摇摇头说:“这不是我的,我的斧头是铁的。”河神又捞上来一把银斧头,樵夫还是摇摇头说不是,河神捞上了樵夫的铁斧头,樵夫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的斧头!”河神看到樵夫这么诚实,非常高兴,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都送给了他,樵夫拿着三把斧头回到了家,把这件事告诉了邻居们,邻居们都很羡慕他,其中有一个贪心的人也想得到金斧头和银斧头,他也跑到河边,故意把自己的斧头扔进河里,然后假装哭起来,河神出现后,他照着樵夫的样子说了一遍,河神也从河里捞上来一把金斧头问他是不是他的,贪心的人连忙说是,河神看他这么不诚实,不但没有把金斧头和银斧头送给他,还把他原来的斧头也拿走了。
-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 樵夫的斧头掉进河里后,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 河神第一次捞上来的金斧头,樵夫为什么不要?
- 贪心的人最后得到金斧头和银斧头了吗?为什么?
观看动画视频(5分钟)
- 播放故事《金斧头银斧头》的动画视频,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故事的情节和画面🎬。
- 观看完视频后,再次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加深他们的记忆📋。
讨论环节(10分钟)
- 组织幼儿分组讨论:
- 你喜欢故事中的樵夫吗?为什么?
-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 你觉得诚实重要吗?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诚实?
-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幼儿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诚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要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扮演樵夫、河神和贪心的人,进行故事表演🎭。
- 在表演前,教师引导幼儿再次熟悉故事内容,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表现角色的特点🎊。
- 表演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评价,表扬幼儿的精彩表现,同时进一步强化故事所传达的诚实的道理👏。
-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诚实的重要性💗。
-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如不说谎话、不欺骗他人等🙅♀️。
- 布置课后小任务:回家后给爸爸妈妈讲述《金斧头银斧头》的故事,并和他们讨论诚实的行为有哪些📝。
- 在语言区投放故事相关的图片和头饰,让幼儿继续进行故事表演或讲述📚。
- 开展“诚实小明星”评选活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实的行为,每周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
- 引导幼儿阅读其他关于诚实的故事,如《狼来了》等,加深对诚实品德的理解和认识📖。
角色扮演(12分钟)
总结部分(5分钟)
教学延伸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故事《金斧头银斧头》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较好地掌握了诚实是一种美德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法、讲述法、讨论法和角色扮演法等,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幼儿理解诚实的重要性时,可以结合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幼儿更加深刻地体会诚实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标签: #金斧头银斧头教案中班教案
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理解并践行诚实的品德🙌。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讲述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