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jiayaozb.com300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窝、孤、单”等12个生字,会写“树、林、有”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的情感变化。
  3. 借助插图和生活经验,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明白有朋友就有快乐。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变化。
  2. 教学难点理解“孤单”的含义,感受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转变,并从中明白道理。
  3.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朗读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 播放一段鸟儿在树林中欢快鸣叫、穿梭的音频,提问:同学们,听了这个声音,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呀🧐?(引导学生说出鸟儿在树林里的情景)
    2. 展示一幅只有一棵树和一只喜鹊的图片,问: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两位小伙伴,看看这幅图,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引出课题《树和喜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思考:课文讲了树和喜鹊的什么事呢🤔?
    3.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 利用PPT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窝”是一声,不要读错;“邻”是前鼻音等🧐。
      • 开火车读、小组读,多种形式巩固。
      • 去掉拼音,通过“摘苹果”等游戏方式让学生认读生字🍎。
    4.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价读音和朗读是否正确、流利。
    5.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 学习第1自然段
        • 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的文字和对应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树和喜鹊的样子,问:从图上看,树和喜鹊是怎样的呀😉?(很孤单)
        • 讲解“孤单”一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时候会感觉孤单😟。
        • 指导朗读,读出孤单的感觉。
      2. 学习第2 - 4自然段
        • 自由朗读这几个自然段,思考:树和喜鹊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 再次出示插图,对比前后两幅图,引导学生发现树多了,喜鹊也多了。
        • 讲解“邻居”一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邻居是谁,和邻居之间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
        • 提问:树和喜鹊有了邻居后心情怎样呢🤗?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体会。
        • 指导朗读,读出欢快的语气。
      3. 学习第5自然段
        • 齐读第5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快乐呢😄?
        •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明白有了朋友就有了快乐,大家一起分享生活很美好🥰。
        • 教师总结:树和喜鹊从一开始的孤单,到后来有了很多邻居,变得快乐起来,这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关爱,这样生活才会更美好💕。

        (四)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 教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 学生自由朗读,读出树和喜鹊孤单时的冷清以及有了邻居后的欢快。
        3.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教师针对朗读情况进行指导和示范🎤。
        4. 分角色朗读,男生读树的部分,女生读喜鹊的部分,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变化👫。
        5. 全班齐读,读出情感,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

        (五)识字写字

        1. 识字教学
          • 利用字理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生字,树”,可以结合图片,让学生了解树是木字旁,因为树最初就是指树木🌲;“林”是两个木组成,表示很多树木聚集在一起成为树林。
          • 进行生字的扩词练习,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和运用,如“单”可以组成“孤单”“单独”“单元”等词语📖。
        2. 写字教学
          • 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如“树”是左中右结构,三个部分要写得紧凑;“有”是半包围结构,撇要写得舒展。
          • 教师示范书写,强调关键笔画的写法,林”的两个“木”字,横画要写得长短不一,撇捺要舒展。
          • 学生书空,然后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

          (六)拓展延伸

          1.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关于朋友的故事,感受朋友带来的快乐👭。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朋友,生活会变得怎样呢🤔?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有朋友和没有朋友时的不同场景🎨。
          3. 推荐阅读《孤独的小螃蟹》《小青虫的梦》等相关绘本,加深对友情的理解和感受📖。

          (七)课堂小结

          1. 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树和喜鹊的情感变化过程:孤单 - 有了邻居 - 快乐😃。
          2. 强调朋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积极主动地交朋友,与朋友友好相处,共同享受快乐时光🥳。

          设计意图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播放音频和展示图片,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夯实基础

          1. 自由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他们在朗读中熟悉课文内容,同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有助于提高识字能力📚。
          2.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巩固,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为顺利朗读和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三)图文结合,理解文本

          1.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直观形象的图片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文字内容,结合课文插图学习第1自然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树和喜鹊的孤单,理解“孤单”一词的含义,降低了理解难度😃。
          2. 对比前后两幅图,引导学生观察树和喜鹊数量的变化以及它们的心情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中树和喜鹊有了邻居后变得快乐的原因,突破教学难点🧐。
          3. 讲解“邻居”一词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邻居,使学生对“邻居”有更具体、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 教师范读能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朗读示范,让学生感受朗读的节奏和情感基调🎧。
          2. 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全班齐读等,能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会树和喜鹊的情感变化,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通过朗读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朗读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示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五)识字写字,注重方法

          1. 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如字理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符合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能帮助学生更轻松地记忆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2. 在写字教学中,先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位置,再进行示范书写,强调关键笔画的写法,最后让学生书空、练习书写,注重写字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六)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1. 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关于朋友的故事,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朋友的重要性,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没有朋友时生活的变化,并通过画画的方式呈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对友情的理解🎨。
          3. 推荐相关绘本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不同的文本中感受友情的美好,进一步深化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七)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1. 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树和喜鹊的情感变化过程,有助于学生梳理课文脉络,加深对课文的整体理解😃。
          2. 强调朋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交朋友、友好相处,将课堂所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友情的珍贵,培养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标签: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