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云的形态、颜色及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 指导学生学会按照一定顺序描述图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学会观察图片细节,能用丰富的词汇描述云的特点和变化。
- 掌握看图写话的基本方法,如按顺序、抓重点等。
- 难点
- 发挥想象力,将云的变化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写话内容生动有趣。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 导入(5分钟)
-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它总是变来变去,有时像棉花糖,有时像骏马,你们猜猜它是谁呀🧐?(展示一些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自由发言)对啦,就是云!云可有趣啦,它在天空中不断变换着模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看着云的图片写一段话。
- 观察图片(10分钟)
- (展示一幅有云的图片)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幅图,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云?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形状像什么🧐?
- 引导学生按照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云的样子。“我看到天空中有一朵大大的白云,像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它的耳朵长长的,好像在倾听着什么。”
- 分析图片,学习描述方法(15分钟)
- 颜色描述:提问学生云有哪些颜色,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词语形容,如洁白、湛蓝的天空衬托下的白云等。
- 形状描述:让学生说说云像什么,除了之前提到的兔子,还可能像其他动物、物品等,并引导他们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述,如“那朵云像一条巨龙,张牙舞爪地在空中盘旋”🐉。
- 变化描述:启发学生观察云是否有变化,如果有,是怎样变的,可以从大小、形状、位置等方面引导,过了一会儿,小兔子的形状慢慢变了,它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大,好像变成了一只肥嘟嘟的小猪🐷”。
- 顺序引导:告诉学生描述图片要有一定顺序,比如先整体再局部,或者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云的变化过程。
- 小组讨论(10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图片内容展开讨论,每个小组交流自己观察到的云的特点和变化,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发言。
- 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代表依次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补充,引导学生完善描述内容。
- 写作练习(15分钟)
- 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观察和讨论,开始写一段话描述图片中的云,提醒学生注意运用学到的描述方法,尽量把云写得生动有趣。
-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等,并给予帮助。
- 分享与评价(10分钟)
-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 分享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时,先让分享者说说自己写作时的思路和想要表达的内容,然后请其他同学从描述是否生动、顺序是否清晰、语句是否通顺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建议,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存在的不足,并给予鼓励。
-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看着多变的云的图片进行写话,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图片,运用丰富的词汇和恰当的修辞手法,按照一定顺序来描述,大家都写出了很精彩的内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多观察大自然,用我们的笔记录下更多美好的瞬间。
课后作业
- 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天空中的云,看看它们又有哪些新的变化,并用一段话记录下来📝。
标签: #多变的云看图写话教学设计